北朝时期出现的双附郭县地名

Posted 政区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朝时期出现的双附郭县地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朝时期出现的双附郭县地名

北朝时期出现的双附郭县地名。南北朝时期在滥置州郡、虚张声威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国都和重要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管理和统治,这主要表现在双附郭县的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自推行郡县制之后,就出现了郡、县同治所的城市。如前所述,这种城市一般都以一级政区名称为地名,而县治附设于州、郡、路、府城市的县即名附郭县。依此类推,有两个或三个县治附设于一级政区治所城市,这类县就分别被称作双附郭县或三附郭县。我国最早的双附郭县是北齐析晋阳县置龙山县后,均附治太原郡城形成的。后经迁治及更名,至隋开皇中以太原和晋阳二县附郭太原郡城,至北宋初废晋阳县,太原县仍为附郭县。北周定都长安,明帝二年(公元558年)分长安、霸城、山北三县各一部分置万年县,与长安县共同附治长安城中,万年、长安二县即为双附郭县,虽经沿革变化,但一直存在到民国初年西安设市。另外,南朝陈代以山阴、会稽二县附郭会稽郡,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山阴县,仅以会稽县附郭。

双附郭县自南北朝出现,历隋、唐、宋、辽的发展,宋、金、元、明的萎缩及清代的全盛,至民国时期消亡,历时达1300余年。民国初年简化政区、实行省、县二级制,附郭县仅保留一个。

中国历史上各时期双附郭县对数统计

相关参考

厅与盟、旗地名

厅与盟、旗地名。清代地方政区名称仍沿用明制,官方也曾采用承宣布政使司名称,但习俗上都称为省,当然南京这一名称随着明亡而废除了,改为江南省,南京城改为江宁府,江宁与上元两个附郭县也依旧。后来江南省一分为

厅与盟、旗地名

厅与盟、旗地名。清代地方政区名称仍沿用明制,官方也曾采用承宣布政使司名称,但习俗上都称为省,当然南京这一名称随着明亡而废除了,改为江南省,南京城改为江宁府,江宁与上元两个附郭县也依旧。后来江南省一分为

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名的猛增

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名的猛增。南北朝时,各王朝仍推行州、郡、县三级制,不过南北双方政区数目都在迅速增加。在正常状态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地方区划由简变繁也是合理的。可是这一时期,战争频仍,生产常常遭

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名的猛增

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名的猛增。南北朝时,各王朝仍推行州、郡、县三级制,不过南北双方政区数目都在迅速增加。在正常状态下,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地方区划由简变繁也是合理的。可是这一时期,战争频仍,生产常常遭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两本著名的地理作品,即《山海经》与《尚书》中的《禹贡》。《山海经》中虽然记载地名多达1100个,但有的难于稽考,甚至近于荒诞,其价值在《禹贡》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

《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两本著名的地理作品,即《山海经》与《尚书》中的《禹贡》。《山海经》中虽然记载地名多达1100个,但有的难于稽考,甚至近于荒诞,其价值在《禹贡》

利川市[中国]的历史沿革

利川,古为廪君国地。周属巴国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胊忍县地。利川市三国初属荆州建平郡。蜀汉建兴八年(230),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晋、宋、齐、梁因之。北朝北周置盐水县,为亭州资田郡附郭县。隋开皇初,

利川市[中国]的历史沿革

利川,古为廪君国地。周属巴国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胊忍县地。利川市三国初属荆州建平郡。蜀汉建兴八年(230),置南浦县,属巴东郡。晋、宋、齐、梁因之。北朝北周置盐水县,为亭州资田郡附郭县。隋开皇初,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侵吞,强并弱,大灭小,使见于春秋文献者120余国,至战国时期,仅剩下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形成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郡县及郡县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侵吞,强并弱,大灭小,使见于春秋文献者120余国,至战国时期,仅剩下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形成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郡县及郡县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