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的历史沿革
Posted 青山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的历史沿革
属呼兰府河西第四区。对青山镇,以境内对青山村得名。对青山村西北有两座相对的小土山(土丘),春夏季节呈绿色,故名对青山。清代属呼兰城守尉及其后来的呼兰副都统管辖,
属呼兰府河西第四区。中华民国时期,隶属呼兰县万宝镇。东北沦陷后,隶属薄荷台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隶属台屯区、薄荷区(十二区)管辖。
1956年3月,并村划乡,设置对
青山乡。
1958年9月,改称对青山人民公社。
1960年1月,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961年12月又划回呼兰县。
1984年3月15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对青山公社,设置对青山镇。
对青山镇辖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部分漫岗丘陵,属半农半牧区。全镇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有耕地6.89万亩,是呼兰县葵花籽主产区。
1990年黄牛存栏2168头、奶牛213头,生猪出栏8972头,肉牛出栏244头,成禽出栏44.8万只。镇办工业有农机厂、砖厂、服装厂、沥青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928万元。全镇共辖建设、对青、山后、长发、胜利、薄荷、李家、张官、十二户、曲家、冯家、杜家等12个村。
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70人;满、回、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6%。镇政府驻于镇内。
对青山镇南部地势低平,水、草丰盈,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出产鲜奶、鲜肉、鲜蛋等产品。北部地势较高,土质肥沃,是优质高效种植区。
镇名来自驻地村名,村内西北有两座相对的小土山(土丘),春夏季呈青绿色,故名对青山,简称对青。
属南乡、河西区。
民国时属万宝镇(警察第六区)。东北沦陷时期设薄荷台保、后改为薄荷村。
1945年解放后属台屯区,1947年设薄荷区(十二区),1956年设薄荷乡、对青山乡,1958年改对青山公社,1959年划归哈尔滨市道外区,1961年划回,1984年改为对青镇。
1990年末,位于呼兰县西南部,距县城20千米,东靠乐业乡,西依肇东市四方乡,南连哈尔滨市万宝、肇东市五站两镇,北邻李家、台屯两乡,面积114平方千米,居民5703户、22969人,其中农业人口18648人,汉族占99%,辖建设、团结、对青、胜利、解放、新村、山后、兴隆、姚城、薄荷、长发、新发、双丰、跃进、张家15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30个自然屯。2000年五普人口22062人。2001年2月李家乡撤销并入对青镇,并更名为对青山镇;8月原28个行政村调整为12个。2003年末,全镇面积190.48平方千米,居民11493户、39451人,其中农业人口29068人,辖1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46个自然屯。2004年3月划归松北区管辖。原李家乡位于呼兰县西南部,距县城26千米。乡名来自驻地村屯名,初建屯者为李姓,故称李家。
属南乡、河西区。
民国时属万宝镇(警察第六区)。东北沦陷时期属薄荷台保(村)。解放后属台屯区,1947年属薄荷区,1956年设长安乡,1958年属对青山公社,1961年设长安公社,1978年更名李家公社,1984年改为李家乡。
1990年末,东依台屯乡,西靠肇东市,南接对青镇,北连兰西县,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767户、14631人,其中农业人口14413人,汉族占97.4%,辖李家、曲家、冯家、王福、张官、瓮泉、高峰、匡家、杜家、曾家、姜家、吴家、十二户13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乡政府驻李家村。2000年五普人口13707人。
相关参考
金代,松北区现万宝镇后城村曾是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区城南白城)屯粮聚草的军粮城。1850年,现松浦镇一带常有马姓人氏摆渡,因此叫做“马家船口”。1900年中东铁路建成。1901年,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滨洲
金代,松北区现万宝镇后城村曾是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区城南白城)屯粮聚草的军粮城。1850年,现松浦镇一带常有马姓人氏摆渡,因此叫做“马家船口”。1900年中东铁路建成。1901年,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滨洲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形成、发展较早的老城区。据史料记载,早在哈尔滨市形成以前,人类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和开发建设。商、周和先秦时期,这里是肃慎族居住地区。两汉、三国和两晋时,属扶余国。南北朝(492年)时勿吉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形成、发展较早的老城区。据史料记载,早在哈尔滨市形成以前,人类就在此地繁衍生息和开发建设。商、周和先秦时期,这里是肃慎族居住地区。两汉、三国和两晋时,属扶余国。南北朝(492年)时勿吉
依兰原名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1616年~1620年,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卢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三姓赫哲氏族,先后来古代依兰地区居住,因此该地始称
依兰原名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1616年~1620年,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卢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三姓赫哲氏族,先后来古代依兰地区居住,因此该地始称
1946年属达营区(1950年更名第十区),1956年设红星乡、海兴乡,1958年合并为红星公社。1960年-1961年曾并入大岭公社。1984年改红星乡。1985年,东与宾县一山之隔,南邻大岭乡,北
1946年属达营区(1950年更名第十区),1956年设红星乡、海兴乡,1958年合并为红星公社。1960年-1961年曾并入大岭公社。1984年改红星乡。1985年,东与宾县一山之隔,南邻大岭乡,北
双城区设治前自舜始,经夏、商,至周时,双城为肃慎故地。两汉、三国、晋时,属扶余国。 南北朝,初为勿吉,末期,属勿吉伯咄部。隋代,仍属伯咄靺鞨。唐代,初属伯咄靺鞨。唐圣历元年,698年之后,为渤海国郑颉
双城区设治前自舜始,经夏、商,至周时,双城为肃慎故地。两汉、三国、晋时,属扶余国。 南北朝,初为勿吉,末期,属勿吉伯咄部。隋代,仍属伯咄靺鞨。唐代,初属伯咄靺鞨。唐圣历元年,698年之后,为渤海国郑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