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元年
篇首语: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的历史沿革
虞为息慎地。周属肃慎地。
汉晋时挹娄地。
魏属勿吉。
隋为靺鞨。
唐属靺鞨的黑水部。
辽属女真五国部。
金属呼尔哈路。
元为呼尔哈万户府管辖。
明为努尔干都司统辖。
清属赫哲喀喇,后归属三姓管辖。
宣统元年,建县。
宣统元年(1909年),于桦皮川设县。
宣统二年(1910年),移驻佳木斯。
民国元年(1912年),悦来镇落成,又因佳木斯水患,便将桦川县移置悦来镇,隶属于吉林省依兰府。
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
民国十四年(1925)一月,行署成立书匾“桦川县公署”。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桦川县隶属吉林省为三等县。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公署官制,桦川仍归吉林省所辖,为乙类县。
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桦川县划归三江省所辖。在此后历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直至东北光复后。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了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桦川县被划归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将此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2000年,桦川县辖4个镇、8个乡。
相关参考
民初,属桦川县阜财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通保,后改设黑通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桦川县第九区。沿江乡一带,民初,属桦川县阜财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通保,后改设黑通村
民初,属桦川县阜财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通保,后改设黑通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隶属桦川县第九区。沿江乡一带,民初,属桦川县阜财区管辖。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通保,后改设黑通村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风区一带通称“蒙古力”属于桦川县富田区。据考证,此名于民国三年(1914年)形成,当时,这个地方住有蒙古族和赫哲族,他们以渔猎为主。由于地界纠葛,争执不断,桦川县政府将此地划归蒙古人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风区一带通称“蒙古力”属于桦川县富田区。据考证,此名于民国三年(1914年)形成,当时,这个地方住有蒙古族和赫哲族,他们以渔猎为主。由于地界纠葛,争执不断,桦川县政府将此地划归蒙古人
,清宣统元年,划归桦川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7年设置佳木斯市,将佳木斯近郊的竹板、三合、洋草川等十余个村屯划归佳木斯市管辖。佳木斯市郊区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清宣统元
,清宣统元年,划归桦川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7年设置佳木斯市,将佳木斯近郊的竹板、三合、洋草川等十余个村屯划归佳木斯市管辖。佳木斯市郊区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清宣统元
黑龙江省东部综合性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省辖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城区在三江平原西缘,辖5区及依兰、桦南、桦川、宝清、饶河、抚远、汤原、友谊8县。面积6.80万平方公里,人口378万;其中市区及郊区面
黑龙江省东部综合性工业城市和经济中心,省辖市。位于松花江下游南岸,城区在三江平原西缘,辖5区及依兰、桦南、桦川、宝清、饶河、抚远、汤原、友谊8县。面积6.80万平方公里,人口378万;其中市区及郊区面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划归吉林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绥远州为绥远县,划归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