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获鹿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大街
篇首语: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鹿泉获鹿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鹿泉获鹿镇的历史沿革
获鹿镇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石邑西部、北部置鹿泉县,县治在今获鹿镇。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因安史之乱,鹿泉县改名为获鹿县,“获”当地方言读作“怀”(huái ),“鹿”、“禄”谐音,意即擒获安禄山之意。金元时代,获鹿曾升为州,州治所仍在获鹿镇。明代以后复称获鹿县。1948年9月该镇改为获鹿市(区级),1953年改为城关镇,1987年3月更名为获鹿镇。
获鹿镇旧时建有城墙,始建于隋代置县时,明代改为土石结构,全长2.5公里。城有三个城门:东门为迎恩门,南门为和薰门,西门为威远门,惟独没有北门,曾流传一句古语:“获鹿城样样全,就是没有北门和北关。”城中街道旧时以能通行、会让车轿为标准,小巷宽度也多在1米多,城圈外道路也不宽敞。解放后,县政府不断对旧城加以整修和改造,先后开通横贯南北的向阳大街、穿越东西的镇宁路,在县城形成“十字”结构。继而修建了龙泉路、翠屏大街、北斗路、威远大街等大小街道38条。
1997年市区实施东移战略,开通了全宽50米的海山大街,使县城的面积由过去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至10平方公里。各主要街道两旁,商业楼整齐排列。如今,走进鹿泉市,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商业繁荣,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关参考
鹿泉市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0余年,战国时称石邑,隋改为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石邑城遗址:在今铜冶镇的南、北故邑附近,
鹿泉市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0余年,战国时称石邑,隋改为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石邑城遗址:在今铜冶镇的南、北故邑附近,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获鹿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属晋地。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赵国。秦时属钜鹿郡。西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获鹿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属晋地。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赵国。秦时属钜鹿郡。西
一、清.光绪四年(1878年)《获鹿县志》记载:现石井乡属“在城社管辖城内、东关、南关、西关、顺城关,并领村十七……薛家庄、石井、山后张庄、山后封家庄、黄岩、栈道……”。二、民国时期石井乡属“第一区即
一、清.光绪四年(1878年)《获鹿县志》记载:现石井乡属“在城社管辖城内、东关、南关、西关、顺城关,并领村十七……薛家庄、石井、山后张庄、山后封家庄、黄岩、栈道……”。二、民国时期石井乡属“第一区即
位于东经114.3°,北纬38.0°,在河北省西南部。隋置鹿泉县,唐天宝初安禄山节度使驻节于此。安史之变后,改为获鹿县,寓捕获安禄山之意(鹿为禄之谐音)。1990年设市。
位于东经114.3°,北纬38.0°,在河北省西南部。隋置鹿泉县,唐天宝初安禄山节度使驻节于此。安史之变后,改为获鹿县,寓捕获安禄山之意(鹿为禄之谐音)。1990年设市。
大郭镇大郭镇原为获鹿辖地,1958年公社化前为振兴区于底乡,同年公社化时为卫星人民公社于底管理区。1961年改为于底公社,1984年5月17日改为于底乡,1989年改为大郭镇。大郭镇原为获鹿县(今鹿泉
大郭镇大郭镇原为获鹿辖地,1958年公社化前为振兴区于底乡,同年公社化时为卫星人民公社于底管理区。1961年改为于底公社,1984年5月17日改为于底乡,1989年改为大郭镇。大郭镇原为获鹿县(今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