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桥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东街
篇首语:生活可以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颛桥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颛桥镇的历史沿革
明设颛桥市,清乾隆年间称镇,嘉庆时复为市,咸丰年间于此设中渡桥团练局。1948年前分治于松江、上海两县,以六磊塘市河和北街为县界,市河以南和北街的东半街以东属上海县,市河以北和北街的西半街以西至竹港属松江县。属松江县部分清光绪年间又称颛桥庄。之后全属上县。30年代前乡脚仅里许。
1942年日伪“清乡”,米市兴,全镇200余家店摊,业米者30余家,大多设众安桥十字街口,(棉)花、米厂坊开办于西市梢六磊塘北岸,客户远至松江。
1949年,有149家商店,从业人员238人,其中米店20家、南竹货店15家、棉布百货店11家、烟什店9家、鲜咸鱼店9家、鲜咸肉庄7家、茶馆7家、点心店7家、饭店5家。有1家轧花厂、5家碾米厂、8家轧花、碾米(榨油)兼营厂。50年代中期,米业停歇,商市清淡,1956年仅剩27家商店。
1958年,沪闵路辟建,又开办8家公社办厂和市、县属工厂,市面稍兴。70年代后期社办厂发展,商业渐趋繁荣,1984年有52家商店,13户个体商贩,12家乡办厂、4家县办厂、3家市属厂。全镇以众安桥为中心,呈“十”字形,分东、西、南、北4街,东、西街为主街,全长720米;南北街全长260米,街大多仅宽2米,后东街宽4米,前东街不足2米,街两侧大多平房,1969年众安桥拆除。
1976年填没市河六磊塘,改辟长480米、宽20米混凝土路面颛建路,两侧建20幢四五层楼,渐成商业中心,东街全部拆除,并建磊滨路、颛卫路。
1957年通电,1968年用自来水。
1950年有居民499户、2244人,1984年有近1300户、约3500人,90%以上为非农业户。
有徐闵线、莘车线、莘吴线公交客运路线通徐家汇、闵行和莘庄镇。
相关参考
大桥镇古名白沙,宋淳熙二年(1175年)建大桥镇。1912年建大桥市。1931年撤市设镇。1942年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大桥镇属邗东县谢桥区。1943年江邗两县合并,大桥镇仍属江都县谢桥区,同年
大桥镇古名白沙,宋淳熙二年(1175年)建大桥镇。1912年建大桥市。1931年撤市设镇。1942年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大桥镇属邗东县谢桥区。1943年江邗两县合并,大桥镇仍属江都县谢桥区,同年
1949年为新建县第一区,1958年撤区,分属乐化、望城两公社管辖,1961年设蛟桥镇,1968年改称蛟桥公社,1980年5月划归郊区并改社为镇。1996年将蛟桥镇委托昌北经济开发区管理。1997年,
1949年为新建县第一区,1958年撤区,分属乐化、望城两公社管辖,1961年设蛟桥镇,1968年改称蛟桥公社,1980年5月划归郊区并改社为镇。1996年将蛟桥镇委托昌北经济开发区管理。1997年,
1958年属邗江公社,1962年析建施桥公社、六圩公社,1983年改施桥乡、六圩乡,1987年施桥撤乡建镇。位于邗江县南部。1996年,施桥镇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施桥、许方、汪家、耿管
1958年属邗江公社,1962年析建施桥公社、六圩公社,1983年改施桥乡、六圩乡,1987年施桥撤乡建镇。位于邗江县南部。1996年,施桥镇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施桥、许方、汪家、耿管
功桥是由牛屯河支叉河新河上的一座桥——功剩桥而得名。功桥镇古为翔鸾乡所在地,下辖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有南义区,下辖南义乡、孙家口乡、新塘乡、螺丝滩乡、五显乡、百市
功桥是由牛屯河支叉河新河上的一座桥——功剩桥而得名。功桥镇古为翔鸾乡所在地,下辖二十三都、二十四都、二十五都。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有南义区,下辖南义乡、孙家口乡、新塘乡、螺丝滩乡、五显乡、百市
和桥镇古称鹅洲,据地方志记载:传说公元前473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为逃避迫害,他伪装渔夫,偕西施驾一叶小舟,载着鹅鸭,弃官逃亡。一天路过“和桥”,夜宿和桥下塘南首五指河畔,将鹅鸭放在滩上喂
和桥镇古称鹅洲,据地方志记载:传说公元前473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为逃避迫害,他伪装渔夫,偕西施驾一叶小舟,载着鹅鸭,弃官逃亡。一天路过“和桥”,夜宿和桥下塘南首五指河畔,将鹅鸭放在滩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