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的建置沿革
Posted 错那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错那县的建置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错那县的建置沿革
错那县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
吐蕃王朝时期,错那一带属约茹所辖。
元朝时属扎由瓦万户府领辖。
约公元14世纪,帕竹地方政权在错那建宗。
民主改革前,错那宗属洛喀(山南)基巧管辖,而门隅的大部分地区则在20世纪上半叶中印战争后一直被印度非法侵占。
1959年5月5日错那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山南专区(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错那。
1959年成立雪下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卡达乡、库局乡、曲卓木乡、廓麦乡、兰普乡、洞嘎乡;1959年勒布区建区(区公所驻地麻玛乡,西边和南边与不丹接壤,为中国门巴族主要聚属区),建区时辖麻玛乡、贡日乡、勒乡、色木乡、吉巴乡5个乡。
1962年5月从江孜地区划归山南地区。
1962年6月觉拉乡、扎洞乡、卡达乡由隆子县划归错那县。
1970年,觉拉乡、扎洞乡、卡达乡、洞嘎乡、廓麦乡、兰普乡、麻玛乡、贡日乡、勒乡、色木乡、吉巴乡建公社,1988年复改乡。库局乡于1970年改公社,1987年复改乡。曲卓木乡于1969年改公社,1987年复改乡。雪下乡于1970年改错那公社,1988年改乡。吉松乡于1970年改青山公社,1988年复改吉松乡。
1997年,面积34872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被印度非法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门隅地区),实际控制面积10405平方千米,1个区(勒布区),14个乡(错那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卡达乡、库局乡、曲卓木乡、洞嘎乡、兰普乡、廓麦乡等),68个村。
2000年,错那县辖1个镇、5个乡。
2004年辖1个区公所,14个乡,67个村。
2005年辖:错那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曲卓木乡、卡达乡、库局乡、洞嘎乡、兰普乡、廓麦乡、勒布区。
相关参考
和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唐为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
明、清时现境域属永寿乡、玉山乡。民国18年(1929)属第三、第四区,民国24年(1935)以都建乡为二十、二十五都乡。民国33年(1944)为谷岱乡、岭口乡,民国37年(1948)谷岱乡改为大同乡。
和县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战国属楚。秦赢政元年,置历阳县,属九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属扬州淮南郡。唐为和州,辖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其中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
明、清时现境域属永寿乡、玉山乡。民国18年(1929)属第三、第四区,民国24年(1935)以都建乡为二十、二十五都乡。民国33年(1944)为谷岱乡、岭口乡,民国37年(1948)谷岱乡改为大同乡。
寨沙秦属桂林郡地,汉为始安县地。隋仁寿初(601年)属兴安县地,大业初(605年)属始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属治安、宣凤县地。至德二年(757年)属理定县地。明正统五年(1440年)属永福县
寨沙秦属桂林郡地,汉为始安县地。隋仁寿初(601年)属兴安县地,大业初(605年)属始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分属治安、宣凤县地。至德二年(757年)属理定县地。明正统五年(1440年)属永福县
秦时,属桂林郡地。汉时,属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三国时代,属临浦县地。晋至隋,属领方县地。唐贞观五年(631),开始设州建镇,曾名“古佳镇”,先后为羁縻思刚州州治和迁江县县治。宋天禧四年(1020)废思刚
七洞乡原名北三、古律。约于清道光十年(1830)更名为七洞。民国30年(1941)与莲山乡(今良塘乡的里望、大英、奇峰等村委会)合并后称莲洞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复称七洞乡,隶属迁江县第
秦时,属桂林郡地。汉时,属郁林郡之领方县地。三国时代,属临浦县地。晋至隋,属领方县地。唐贞观五年(631),开始设州建镇,曾名“古佳镇”,先后为羁縻思刚州州治和迁江县县治。宋天禧四年(1020)废思刚
七洞乡原名北三、古律。约于清道光十年(1830)更名为七洞。民国30年(1941)与莲山乡(今良塘乡的里望、大英、奇峰等村委会)合并后称莲洞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复称七洞乡,隶属迁江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