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时期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铜陵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铜陵市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

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

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了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

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

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

南唐保大九年(951),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五松镇),当时称江浒。

北宋开宝七年(974),曹彬伐南唐,闰十月克铜陵县,初属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

元朝,铜陵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

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元年(1662),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

1914年6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

1932年10月后属第二专区。

1938年8月6日改属第八专署至解放前夕。

1974年11月8日,铜陵县划归铜陵市辖。

相关参考

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的历史沿革

顺安镇历史悠久,是铜陵三大古镇之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考证,东晋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涌进长江以南地区,铜陵地区境内侨置了定陵县,顺安为定陵县城。隋统一后,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唐初,顺安

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的历史沿革

顺安镇历史悠久,是铜陵三大古镇之一,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考证,东晋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涌进长江以南地区,铜陵地区境内侨置了定陵县,顺安为定陵县城。隋统一后,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唐初,顺安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的历史沿革

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隶属铜官山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的历史沿革

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隶属铜官山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的历史沿革

1952年,铜陵县城关区设立铜兴乡建制,辖铜官村、兴隆村和复兴村的2个闾。1953年9月,设立铜官山办事处,属铜陵县城关区。1954年3月,撤销铜官山办事处,设立铜官山区。下设5个办事处,析城关区的铜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的历史沿革

1952年,铜陵县城关区设立铜兴乡建制,辖铜官村、兴隆村和复兴村的2个闾。1953年9月,设立铜官山办事处,属铜陵县城关区。1954年3月,撤销铜官山办事处,设立铜官山区。下设5个办事处,析城关区的铜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历史沿革

枞阳县历史沿革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历史沿革

枞阳县历史沿革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古人类开始在枞阳境内活动。新石器时代(1万年——4千年前),为薛家岗、良渚文化领域,先民在枞阳生息繁衍,开始使用石锛、石斧等工具。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属扬州。战国,属楚。秦代,属鄣郡。汉代,属丹阳郡。东汉置铜官镇(今五松镇)。三国,属吴。晋代,属宣城郡春谷县。南朝:宋、齐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陈属长江州。隋代,属宣州。唐代,属宣州。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属扬州。战国,属楚。秦代,属鄣郡。汉代,属丹阳郡。东汉置铜官镇(今五松镇)。三国,属吴。晋代,属宣城郡春谷县。南朝:宋、齐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陈属长江州。隋代,属宣州。唐代,属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