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醴陵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醴陵市的历史沿革
醴陵市
醴陵:东汉初置县,隋废,唐初复置,《名胜志》称:“县北有陵(姜岭),陵下有井,涌泉如醴(甜酒),因以名县”。
醴陵古属扬越之地。夏禹时属荆州。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郡。秦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时属长沙国临湘县。东汉初置县,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
1949年7月日,醴陵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长沙署。
1985年撤县设市。
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76号)撤销醴陵县,设立醴陵市(县级),以原醴陵县的行政区域为醴陵市的行政区域。8月15日挂牌成立。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黔中郡。秦朝时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并建侯城于转步古城村。东汉初,从临湘县划出一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黔中郡。秦朝时属长沙郡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长沙国临湘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食邑600户,并建侯城于转步古城村。东汉初,从临湘县划出一
1985年设西山街道。地处西山北麓,故名。1996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04万,办事处驻西山,辖桥南、南门、碧山、书院、仙源桥、石门口、潘家冲7个居委会。2004年辖南门、碧山、书院、财源塔
1985年设西山街道。地处西山北麓,故名。1996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1.04万,办事处驻西山,辖桥南、南门、碧山、书院、仙源桥、石门口、潘家冲7个居委会。2004年辖南门、碧山、书院、财源塔
1988年9月1日,撤销乐陵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乐陵市。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1993年12月10日,撤销乐陵市王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安镇;撤销乐陵市大徐乡,将其行政
1988年9月1日,撤销乐陵县,以其行政区域设立乐陵市。1990年1月1日,商河县的奎台乡划归乐陵市管辖。1993年12月10日,撤销乐陵市王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杨安镇;撤销乐陵市大徐乡,将其行政
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
春秋战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彰郡。西汉时彰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
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隶属铜官山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
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隶属铜官山区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