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县的建制沿革
Posted 建制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邱县的建制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邱县的建制沿革
邱县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4300多年。《尚书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公元前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岸聚居,渔猎拓荒,繁衍生息。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平恩侯国,治在今邱城西,属冀州魏郡。继而更名延平县、平恩县,金代为平恩镇。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丘县,清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谕,为避孔丘之讳,加“阝”为邱。先后隶属冀州广平郡、武安郡、沼州、山东堂邑、东昌路(府)、临清直隶州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初隶鲁西北,后归冀南区。
1944年5月26日,邱县全境解放,8月县治北迁马头镇。建国后一直隶属邯郸市(专区、地区)管辖。
邱县县名源于平丘山。《山海经》叙:“平丘在三桑东,爱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粗、甘华、百果所生。”《山海经校注》云:“其地望在国之东北方,颛顼葬其近,犹神丘,沃野、乐园之属。”邱县虽为小县,然自古被称为“形胜之地”。商周时即位居南北水陆交通要冲。黄河上古有大梁横水,史称巨桥。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古城营乡南营村一带,破釜沉舟后以九战九捷解了赵王的巨鹿之围,成就了后来的巨鹿之战。这里曾是抗金的古战场,孙思邈也在这里行医济世,邱县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高士许由,春秋战国时期帮助魏文侯的段干木,御史中丞孙维城等等。
相关参考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4300多年。《尚书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公元前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4300多年。《尚书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公元前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
春秋,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设蓼邑属楚。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未设县,地属九江郡,西楚(公
春秋,鲁文公五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设蓼邑属楚。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未设县,地属九江郡,西楚(公
古为新淦、石阳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新淦、石阳置巴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石阳、巴邱县,县地分别并入庐陵、新淦县,以巴邱故治地置峡江镇。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新淦县原巴邱县故地置
古为新淦、石阳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新淦、石阳置巴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石阳、巴邱县,县地分别并入庐陵、新淦县,以巴邱故治地置峡江镇。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新淦县原巴邱县故地置
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秦时,属巨鹿郡。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7
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秦时,属巨鹿郡。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7
位于东经116.2°,北纬32.3°,在安徽省西部。南朝梁置霍邱戌。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霍邱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周成王时,霍叔迁于此,县因以名。”
位于东经116.2°,北纬32.3°,在安徽省西部。南朝梁置霍邱戌。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霍邱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志云:周成王时,霍叔迁于此,县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