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的历史沿革

清朝末年,太平区境内是一片农村地带。只有孙家湾、黄家窝铺、太平庄、不墩毛头、米家窝铺、塌拉庙等几个小村子,行政属阜新县所辖。

宣统三年(1911年)有一部分日本人,以满州炭矿人的名义进入阜新探矿。

民国二年(1913年)他们在孙家湾南山脚下发现矿苗,集股合资,试采煤炭。相 继又有几家私人开采。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东北军阀张学良闻知此地煤藏量雄厚,先后收买了五龙、太平、平安、高德等私人煤窑。并在孙家湾建立了东北矿务局,实行了采煤统一管理。

民国二十年(1931年),伪满州成立,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本侵略者筹建发电所、修铁路占地。日人开价,黄家窝铺主人迁移。建发电所占据太平庄整个村落,居民们被迫移至现煤海街道办事处太平小街一带。

民国二十三年初(1934年),开始往黄家窝铺等施工地点运送修铁路材料。4月动工,至10月新立屯镇—义县的铁路通车。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到阜新来的日本人日益增多,日本侵略者建筑大量社宅(洋房),开始掠夺中国的煤炭资源。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日,在海州区建立阜新煤田矿业所,并着手在太平庄遗址建阜新发电营业所。随着矿业的发展,农村逐渐形成矿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1日,太平煤炭公司收买了米家煤窑,城南也成为矿区的一部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1日,日伪当局将阜新县境内新邱、长营子、米家窑、海州、孙家湾和今阜新镇等地划出置阜新市。同时设伪阜新市公署,属伪锦州省辖,辖十一个区,太平地区设太平区、新兴区、城(内)南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八路军接管阜新市。9月中旬,中共辽西地委派干部、军队接收阜新,成立阜新市政府。同年10月,太平地区设置3个区政府。即太平区、新兴区和红叶区。

1945年12月30日至31日,3个区政府党政组织先后撤退到务欢池、福兴地、旧庙一带。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党统治初期,行政属阜新县所辖,下行保、甲制。太平地区属海州镇所辖。

1948年3月18日,阜新解放。同年4月18日阜新市政府成立,全市设置3个区。今太平地区为第二区,区委、区政府驻地在孙家湾,5月组建区政府。

1949年1月,撤销区政府建制,成立街政府。设孙家湾街、太平街、高德街、平安街、西阜新街。同年8月5日,经市政府讨论,取消街政府建制,太平地区3个街政府分别和本街公安派出所合并为3个分驻所。仍称阜新市第二区政府,由孙家湾、高德、太平、平安、西阜新5个公安分驻所兼理民政。

1949年12月,中共阜新矿委和市政府撤销3个分驻所,合并为阜新市第二区公所,区公所驻地在孙家湾。

1950年1月,根据辽西省政府意见,市政府将3个分驻所改建成阜新市第二区公所。3月23日,将西阜新划为第一区政府所辖。

太平区辖四个城市公安分驻所兼理民事。即:孙家湾、太平、高德、平安。(勿拉毛头、黄家窝铺属第一区公所管辖)。

1951年重新划分辖区,城区辖4个街:孙家湾、五龙、太平、高德。同年10月10日,辖区内的五龙街划为第一区,平安街划为第二区。

1952年10月以前,仍称阜新市第二区公所,辖四厂:总机厂、选煤厂、发电厂、火药厂;两矿:海州矿、平安矿;七个小街:孙家湾、平安、五龙、太平、高德东部、高德西部、阜新火车站前;七个半农半城区:塌拉庙、孙家湾西沟、平安地、五龙南沟、大伙房、黄家窝铺、太平小街。在四厂、两矿附近的居民地也随之属本区所辖。

1952年10月改建为第二区人民政府。驻地均在孙家湾。

1952年10月,阜新市第二区公所改称阜新市第二区人民政府,城区由平安、孙家湾、高德、太平4个派出所兼理民事。

1954年1月,市政府又将阜新县境内3个农村划归第二区管辖。

1954年末至1955年初,区政府先后成立5个街道办事处,村调整为5个乡人民政府。

1955年11月,阜新市第二区人民政府改称阜新市孙家湾区人民委员会,所辖区未变。

1956年,太平区辖区内的5个乡即11个行政村全部划为第四区(即六家子区)所辖,从此太平区只辖五个城区街道办事处。

1956年7月,更名为太平区。

1959年2月,东山街道办事处从高德街道办事处划出。

1959年12月,东山街道办事处撤销,辖区并入高德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由于城市实行公社化,太平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太平区人民公社委员会。同时将5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5个分社。即火电、煤海、建材、钢铁、跃进分社。

1961年5月,撤销太平区人民公社委员会,恢复太平区人民委员会。同时,撤销5个人民公社分社,恢复5个人民公社。即红树、煤海、高德、城南、孙家湾人民公社。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太平区一度改称东风区,因不符合民意,又恢复称太平区。

1967年4月,太平区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这一临时权力机构取代了区人民委员会。

1968年2月,太平区下辖5个人民公社分别成立了革命委员会。3月18日,成立太平区革命委员会,所辖红树、煤海、高德、城南、孙家湾5个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0年6月,撤销太平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太平区人民政府职能,下辖红树、煤海、高德、城南、孙家湾5个街道办事处。到1987年12月,行政区划分未变。

2002年4月27日,调整阜新市部分行政区划,将阜新市细河区的水泉镇划归太平区管辖。调整后,太平区辖5个街道、1个镇:红树街道、煤海街道、高德街道、城南街道、孙家湾街道、水泉镇。

相关参考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的历史沿革

1954年设第四区。1955年改六家子区。1960年改城郊街道。1984年阜新市郊区更名为细河区。2002年3月4日撤销华东镇、四合镇,合并设立四合镇;撤销长营子蒙古族镇,设立长营子镇。2002年4月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的历史沿革

1954年设第四区。1955年改六家子区。1960年改城郊街道。1984年阜新市郊区更名为细河区。2002年3月4日撤销华东镇、四合镇,合并设立四合镇;撤销长营子蒙古族镇,设立长营子镇。2002年4月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的历史沿革

清河门设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是清代柳条边21个边门之一(后改为20个)。清河边门因临清河而得名,清河门则是清河边门的简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清河门属义州辖。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的历史沿革

清河门设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是清代柳条边21个边门之一(后改为20个)。清河边门因临清河而得名,清河门则是清河边门的简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清河门属义州辖。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

辽宁省阜新的历史沿革

阜新市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地设置的阜新县。其含意有二说。一说是“山阜日新”,一说是“物阜民丰,焕然一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吐之意。1940年置市时,以此得名。拥有悠久的历

辽宁省阜新的历史沿革

阜新市名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此地设置的阜新县。其含意有二说。一说是“山阜日新”,一说是“物阜民丰,焕然一新”,当为此地物产丰富、人民逐年兴吐之意。1940年置市时,以此得名。拥有悠久的历

辽宁阜新新邱区的历史沿革

新邱历史悠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春秋时期,新邱属东胡地。战国时期,此地被划为燕国版图。秦统一后,本区划入辽西郡,不久成为匈奴左贤王领地。三国时期,新邱全境归鲜卑慕容部。自南北朝以后,

辽宁阜新新邱区的历史沿革

新邱历史悠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为少数民族的游牧地。春秋时期,新邱属东胡地。战国时期,此地被划为燕国版图。秦统一后,本区划入辽西郡,不久成为匈奴左贤王领地。三国时期,新邱全境归鲜卑慕容部。自南北朝以后,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的历史沿革

明清之交,和平区区域还是一片荒原。仅在南端的罗士圈子、十里码头一带沼泽地边有几户人家,百十左右人口。公元17世纪中叶,和平区北陲建西塔、皇寺等庙宇和永城、涌源等烧锅作坊。到19世纪末,中部地区开始发展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的历史沿革

明清之交,和平区区域还是一片荒原。仅在南端的罗士圈子、十里码头一带沼泽地边有几户人家,百十左右人口。公元17世纪中叶,和平区北陲建西塔、皇寺等庙宇和永城、涌源等烧锅作坊。到19世纪末,中部地区开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