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的历史沿革

中山地域最早见于史载是在东汉。《三国志·魏书》中《邴原传·卷十一》记载,东汉时中原著名学者邴原曾避乱辽东,“原欲归故里,止于三山”。即邴原在辽阳(襄平)居住十余年后,在返山东时,在“三山”又居留若干年。“三山”得名于大连湾口外的三山岛,当年的“三山”泛指三山岛对岸的大陆,其中包括今中山区域在内,这是中山区最早的称谓。

唐朝初年,中山区域称“三山浦”。唐初征高句丽收复东北地区时,唐军曾在三山岛储备粮秣军械,为攻取大黑山卑沙城做准备。至唐贞观年间,中山区域称“青泥浦”。

明代,中山区域称“青泥岛”。明天启年间中山区域又称“三山海口”。

清同治九年松山寺古刹重建碑(1870年6月)铭文中有“大清国盛京奉天府金州郡西旅安社青泥洼”字样,可知当时中山区域称“青泥洼”。考其源,因这里临海一带地势低洼,海滩有大片淤泥,船家向陆地看呈青乌色,故名。

1898年俄国强租大连后,颁布《暂行关东州统治条例》,开始以东西青泥洼村为中心,建设城市和商港。东清铁路公司以45万美元廉价收购东起寺儿沟,中经东、西青泥洼村,西至黑咀子等处25个村和50余屯的5.4万亩土地,用以建港和建城。至1903年筑港二期工程结束时,港口年吞吐量已达到131万吨。铁路也与东省铁路连接,建成拥有4万多人口、城区面积达4.25平方公里的港口城市。街区以尼古拉广场为中心,东自寺儿沟、西至今大同街、南起南山北麓、北达北海岸。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俄国侵占大连,组建军政署,实行残酷殖民统治。日本统治当局在沿用俄国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城区规划面积由14.5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平方公里。同时不断扩建港口,修筑道路,建设游乐园,开辟海滨浴场。

1905年2月,日本当局把达里尼市改名为大连市。日本统治大连期间,统治机构几经更迭,1904年5月至1905年5月为军事占领的军管署时期;1905年6月至1919年4月为军政统治时期;1919年4月至1945年8月为民政统治时期。大连民政署衙门1906年9月设在日本桥(今胜利桥)北,1908年迁大广场。

1915年9月以后,日本统治当局对大连城市区实行“市制”统治,“城市居民自治”,即设若干町街组成街区,今中山区域大体属于东大连区。城郊及农村实行会制,为州民政署下的第三级政权机构,中山区域农村大体属岭前会、老虎滩会。会下设屯、街,配屯、街长。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大,实行军事管制。11月8日,大连市政府成立。12月8日,改黑咀子区为中山区至今。

1945年11月8日,大连市政府成立后,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23个区划定为市内12个区,并在12月8日的《新生时报》上刊登:“市政府从大连市旧123个区重新划编12个区等情已至本报,唯黑咀子区之名不但区长认为不雅,市民亦以为有更改的必要,故经群众提建议,通过市政府批准,改为中山区,用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精神永垂不朽”。

1946年2月7日,大连市区政会议决定大连市内设中山、西岗、沙河口、寺儿沟、岭前5个区,原中央区和南山区并入中山区,并于2月21日成立中山区政府。

1950年12月寺儿沟区公所并入中山区公所,同时改称中山区人民政府。

1955年4月,改称中山区人民委员会。

1959年8月,岭前区并入中山区。

1950年12月,在城市区公所改为区人民政府的同时,将寺儿沟的7个坊并入,共有25个坊,即:王家屯、北斗、春海、春和、春德、兴和、桂林、武昌、昆明、武汉、华昌、友好广场、解放、枫林、青泥洼桥、永和、胜利桥、友好、菜市、天津、民生、民主广场、安乐、明泽、北海公园坊。

1953年6月,撤销坊改建为街道居委会。

1954年初,将25个街道居委会,调整为18个街道,即:明泽、兴和、民主、民生、永和、天津、民乐、青泥洼桥、友好广场、解放、枫林、华乐、春德、春海、春和、昆明、华昌、桂林街道办事处。

1959年9月,将原有25个街道(含岭前区撤销后并入的7个街道)合并为八一路、虎滩、桃源、葵英、青泥洼桥、天津、解放、民乐、春海、桂林等10个街道。

1960年4月,成立中山区公社,将10个街道调整成立青泥洼桥、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枫林6个分社。

1962年9月,撤销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将6个分社改为青泥洼桥、桃源、葵英、天津、春海、枫林、八一路、虎滩、明泽、桂林、春和、民乐、民主、昆明等14个街道。

1969年9月,街道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同时调整部分区划:将八一路和民乐2个街道革委会划归西岗区管辖,将虎滩公社并入桃源公社、桂林公社并入枫林公社后,共辖青泥洼桥、天津、民主、明泽、春和、春海、枫林、昆明、葵英、桃源10个公社,下属71个街道。

1978年,撤销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名称不变。其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区的扩大,增设了虎滩、桂林、转山3个街道。

1991年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枫林、桂林、春和、民主、天津街、明泽、青泥洼桥、昆明、春海、桃源、葵英、虎滩、转山。

1998年12月末,中山区辖13个街道(春海、春和、桂林、虎滩、葵英、昆明、民主、明泽、青泥洼桥、天津、转山、枫林、桃园),共有居委会285个。

2003年底,春海街道、春和街道合并为海军广场街道,民主街道、明泽街道合并为人民路街道,桂林街道、枫林街道合并为桂林街道,青泥街道、天津街街道合并为青泥街道,虎滩街道、转山街道合并为虎滩街道。葵英街道、昆明街道、桃源街道不变。

相关参考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的历史沿革

自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辽东设置“辽东郡”以来,一直到秦汉时期,大连地区都属辽东郡辖区。西汉时期大连地区设置“遝氏县”,三国时期又改称“东遝县”。唐朝初期,大连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的辖区。辽代时大连地区属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的历史沿革

自战国时期燕昭王在辽东设置“辽东郡”以来,一直到秦汉时期,大连地区都属辽东郡辖区。西汉时期大连地区设置“遝氏县”,三国时期又改称“东遝县”。唐朝初期,大连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的辖区。辽代时大连地区属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的历史沿革

金州区可谓大连历史文化之根。金州名称,始于金代。战国时属燕辽东郡。公元前107,西汉于辽东置沓氏县,首开金州历史上县治之先河。清《读史方舆纪要》载:“沓氏城,在卫(金州)东南”。据史载及遗址考证,当在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的历史沿革

金州区可谓大连历史文化之根。金州名称,始于金代。战国时属燕辽东郡。公元前107,西汉于辽东置沓氏县,首开金州历史上县治之先河。清《读史方舆纪要》载:“沓氏城,在卫(金州)东南”。据史载及遗址考证,当在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的历史沿革

瓦房店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开始有建置记载。战国,属燕国辽东郡。秦代,属辽东郡。西汉置文县,属幽州辽东郡。东汉改为汶县,属魏国平州辽东郡。两晋、前燕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的历史沿革

瓦房店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开始有建置记载。战国,属燕国辽东郡。秦代,属辽东郡。西汉置文县,属幽州辽东郡。东汉改为汶县,属魏国平州辽东郡。两晋、前燕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历史沿革

汉代时属沓氏县。东晋时名“马石津”。隋唐时谓“都里镇”。元代时称“狮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历史沿革

汉代时属沓氏县。东晋时名“马石津”。隋唐时谓“都里镇”。元代时称“狮子口”。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燕国置辽东郡,辖长山群岛。晋时属平州辽东郡。东晋十六国时,为高句骊侵占。唐灭高句骊收复辽东后,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唐中叶以后,属淄青平卢节度。明时,先后属定辽都卫金州卫、明将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燕国置辽东郡,辖长山群岛。晋时属平州辽东郡。东晋十六国时,为高句骊侵占。唐灭高句骊收复辽东后,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唐中叶以后,属淄青平卢节度。明时,先后属定辽都卫金州卫、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