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站前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车站
篇首语: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营口市站前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营口市站前区的历史沿革
清初,今站前区西部的荣魁里、互助里、菜市里称为东营子。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时,东营子筑有三义庙。此外境内还有唐官屯(今中兴里)、邰家屯(今富强里)、贺家屯(今南光里、南窑里一带)和牛家屯(今劳动里)等几个居民村落。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5月营口代替牛庄开为通商口岸后,英、法、美、日、俄、瑞典、荷兰、挪威等国在东营子的三义庙附近设置领事馆,欧美洋行、银行也集中于此。
1864年(清同治三年),清政府在此区域内设置了山海常关(俗称东海关)。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俄国将东中铁路支线从大石桥延伸到营口牛家屯,并在牛家屯修建火车站和码头,使今东风街道办事处的劳动里、道叉子里和牛屯里一带成为居民集聚地。
1900年8月4日,沙俄借镇压营口义和团运动之机,军事占领营口,在区境内建立俄国军事统治机构——“营口民政厅”(今八田地里),站前辖区随营口为俄国占领区。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营口,并强行在今站前区境内开辟“新市街”为日本居留民地,站前辖区随营口为日占领区。
1906年12月,日本归还营口,营口海防同知厅和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重新回归营口,站前辖区随营口重新隶属于清政府管辖。
1909年前,区境内隶属于盖平县,1909年建立营口直隶厅后改属之。
1913年营口直隶厅改为营口县,区境内除“满铁附属地”外均隶属之。
1938年,营口县改为营口市,区境内设有大和区、绥定区、东昌区和振兴区(6条街)。
1946年4月,国民党统治营口时,将大和区改为复兴区,并实行保甲制,区域内设16个保公所。
1948年2月,营口第三次解放,再次组建营口市民主政府,废除旧区划,建立繁荣、幸福、胜利、河北、工农、车站、建设、民主等8个区。站前区境内设车站、建设和民主区。
1949年8月,撤消区建制,成立17个公安派出所,实行警政合一制,区内设车站、建设、益民、八田地、三楼5个派出所。
1950年起恢复区建制,以序数命名,设立五个区,站前区为第一区。
1956年7月,撤消一至四区,成立工业、车站、建设、八田地、渔市、得胜、西市场、胜利和清华等九个办事处,第五区成立郊区公所,划为路南、农场、花英台3个乡,辖27个村。
1957年营口市内调整区划,设站前、新华、西市3个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站前区下设工业、车站、建设3个街道办事处。站前区之名也由此沿用迄今。
1960年,工业街道撤消,其辖居委会划归造纸厂。
1961年,从车站街道办事处劳动、东郊、曙光、公园、东风、钢铁街,成立东郊街道办事处。
1964年车站街道改称站前街道,1966年改称跃进。
1963年营口市撤消新华区,将八田地街道划为站前区管辖。
1974年,营口造纸厂新兴人民公社划归站前区。
1979年改称新兴街道办事处。
1980年3月,从八田地街道划出体育街,建设街道划出建丰街和丰收、昌盛街的一部分成立建丰街道办事处。
1986年,将营口劳改总队行政区改为隶属站前区,同年7月成立新建街道办事处。至此,站前区辖八田地、建丰、建设、跃进、东风、新兴和新建7个街道办事处。
2012年,将原老边区的光明村、董家村、新兴村、大兴村整建制划入站前区。调整后,站前区新增面积约8.91平方公里,新增人口约12014人。
相关参考
站前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打造商贸强街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牵引,以强化服务业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重点,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中心,以家世界连锁超市为核心,建立一个
站前街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打造商贸强街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牵引,以强化服务业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重点,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中心,以家世界连锁超市为核心,建立一个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原盖县鲅鱼圈乡。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市鲅鱼圈区。1988年3月在鲅鱼圈区兴建营口出口加工区,列为营口对外开放先导区。1990年8月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营口考察团建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原盖县鲅鱼圈乡。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市鲅鱼圈区。1988年3月在鲅鱼圈区兴建营口出口加工区,列为营口对外开放先导区。1990年8月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营口考察团建
1932年,隶属于满洲帝国营口市同治区管辖,下设启智街、太原街。1948年,营口解放后,隶属于营口市幸福区第八街人民政府。1956年,营口市撤销区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五台子归得胜街道办事处管辖,下设
1932年,隶属于满洲帝国营口市同治区管辖,下设启智街、太原街。1948年,营口解放后,隶属于营口市幸福区第八街人民政府。1956年,营口市撤销区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五台子归得胜街道办事处管辖,下设
清光绪三十四年属盖平县。宣统元年归营口直隶厅管辖。民国2年(1913年)营口直隶厅改为营口县。1922年实行区、村建置。1935年7月实行大村制(分主村、副村)。1937年属营口市。1938年,分属海
清光绪三十四年属盖平县。宣统元年归营口直隶厅管辖。民国2年(1913年)营口直隶厅改为营口县。1922年实行区、村建置。1935年7月实行大村制(分主村、副村)。1937年属营口市。1938年,分属海
西市区是由西市场而得名,曾叫过繁荣区。西市区营口城市发展的起源地,早先以龙王庙为集市,后建天后宫既妈祖庙(现称西大庙)。随着没沟营口岸的对外开埠,营口城市得名。营口成为了一个繁华的码头。1900年俄国
西市区是由西市场而得名,曾叫过繁荣区。西市区营口城市发展的起源地,早先以龙王庙为集市,后建天后宫既妈祖庙(现称西大庙)。随着没沟营口岸的对外开埠,营口城市得名。营口成为了一个繁华的码头。1900年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