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山溪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芦溪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芦溪镇的历史沿革

芦溪古为山溪汇总,芦茅丛生,鹭鹤栖息,洪水泛滥的荒洲。人民开沟引溪,垦洲辟田而定居。因源于武功

山和登岗山的两山溪,在芦苇中汇合,芦溪之名由此而来。解放前夕为萍乡县芦溪乡和泉岗乡、上埠乡的一部分。解放初为芦溪区的芦溪街和蔗棚、东葛、源南、新下、高楼、林家坊、仁里、古城、东阳、观霞等乡。

1956年合并为芦溪镇,属芦溪区。

1958年改称芦溪公社,1968年复称芦溪镇,1971年属芦溪区(1997年底改为芦溪县)。

1997年,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5.8万,辖正大街、麦园街、华光街、田心阁、狮子岩、卫前街、花生岭、东桥街8个居委会和路行、新田、松友、小红、温埠、古城、潭田、山下、兴隆、水湄、高峰、半山、仁里、瑞泉山、丰泉、土上、东阳、江霞、林家坊、塘里、彭家坊、年丰、阳谷陂、蔗棚、洋田、田心、高楼、更田、东渡、葛溪、柳江31个行政村。

相关参考

源南乡的历史沿革

以源陂、南陂两个自然村村名的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夕为萍乡县芦溪乡和泉岗乡、上埠乡的一部分。解放初为芦溪区的芦溪街和蔗棚、东葛、源南、新下、高楼、林家坊、仁里、古城、东阳、观霞等乡。1956年合并为芦溪

源南乡的历史沿革

以源陂、南陂两个自然村村名的首字,而得名。解放前夕为萍乡县芦溪乡和泉岗乡、上埠乡的一部分。解放初为芦溪区的芦溪街和蔗棚、东葛、源南、新下、高楼、林家坊、仁里、古城、东阳、观霞等乡。1956年合并为芦溪

上栗区的历史沿革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赣府字[1980]85号)。1997年11月13日,国务院(国函[1997]100号)批复同意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1997年12月15日

上栗区的历史沿革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赣府字[1980]85号)。1997年11月13日,国务院(国函[1997]100号)批复同意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1997年12月15日

银河镇的历史沿革

取境内银凤岭和河下2村的首字命名。解放前夕属萍乡县廷风乡。解放初属宣风区河下、紫溪、陇田、墨溪、京竹、何家圳、三塘7个乡,1956年为芦溪区河下、墨溪2乡,1957年合为河下乡。1958年成立河下公社

银河镇的历史沿革

取境内银凤岭和河下2村的首字命名。解放前夕属萍乡县廷风乡。解放初属宣风区河下、紫溪、陇田、墨溪、京竹、何家圳、三塘7个乡,1956年为芦溪区河下、墨溪2乡,1957年合为河下乡。1958年成立河下公社

江西省萍乡市的历史沿革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

江西省萍乡市的历史沿革

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武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的历史沿革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1986年2月15日,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1993年5月29日,撤销麻山乡、老关乡,设立麻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的历史沿革

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1986年2月15日,湘东区设置泉田乡,管辖区为农科所的樟里、青泥、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个村。1993年5月29日,撤销麻山乡、老关乡,设立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