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甘洛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甘洛县的历史沿革
甘洛县
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的彝名全称叫“甲谷甘洛”。“甲谷”意为矮山或坪坝地区。“甘”是指甘氏彝人。“洛”是指河谷地带。
2000年,甘洛县辖7个镇、21个乡:新市坝镇、玉田镇、田坝镇、吉米镇、斯觉镇、海棠镇、普昌镇、阿嘎乡、尼尔觉乡、石海乡、乌史大桥乡、则拉乡、团结乡、两河乡、阿尔乡、里克乡、阿兹觉乡、苏雄乡、沙岱乡、波波乡、坪坝乡、拉莫乡、胜利乡、前进乡、黑马乡、蓼坪乡、嗄日乡、新茶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544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新市坝镇 45285 、田坝镇 16128、 海棠镇 3751、吉米镇 4227 、斯觉镇 4884 、普昌镇 9365、玉田镇 6284 、前进乡 5984 、胜利乡 5587、 新茶乡 2897、 两河乡 1965、里克乡 4276 、尼尔觉乡 4154、拉莫乡 1865 、波波乡 2816、 阿嘎乡 3824 、阿尔乡 8108、 古海乡 6723、 团结乡 5997、 嘎日乡 6284、 则拉乡 2799 、坪坝乡 3278 、蓼坪乡 4252、阿兹觉乡 3188 、乌史大桥乡 3364、 黑马乡 3656 、沙岱乡 2681 、苏雄乡 4124。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甘洛县辖7个镇(新市坝、田坝、海棠、玉田、斯觉、吉米、普昌)、21个乡(里克、阿兹觉、乌史大桥、黑马、苏雄、沙岱、新茶、坪坝、团结、拉莫、波波、阿尔、石海、两河、前进、胜利、蓼坪、嘎日、则拉、阿嘎、尼尔觉)。
相关参考
位于东经102.7°,北纬28.9°,在四川省西部。1956年设呷咯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
位于东经102.7°,北纬28.9°,在四川省西部。1956年设呷咯县。1959年因呷咯字体生僻乃改名甘洛。甘洛系藏语,意为苦尽甘来。
陕西省商洛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东南部,汉江支流丹江上游。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51.44万。市境位于春秋战国秦楚间著名交通要道武关道上。汉设上洛县,北周置商州,1913年称商县。1988年
陕西省商洛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东南部,汉江支流丹江上游。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51.44万。市境位于春秋战国秦楚间著名交通要道武关道上。汉设上洛县,北周置商州,1913年称商县。1988年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