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府城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总产量
篇首语: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琼山区府城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琼山区府城镇的历史沿革
府城镇是座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古时是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因作为琼州府驻地故名“府城”。府城镇民国期间称琼城镇,属琼山县第一区。1950年4月23日解放,1951年4月划归海口市第四区。
1955年1月归属琼山县,改称府城镇。
1958年12月1日又并入海口市,此时府城镇分设两个行政机构,为街道居民区(设海口市府城办事处)和农业区(称市郊区红旗人民公社)。
1959年10月复归琼山县,1960年9月成立府城人民公社;1968年改称红城人民公社;1979年3月改称府城镇;1987年3月,铁桥区并入府城镇。镇人民政府下辖文庄、忠介、云露等3个居委会和府城、城东、那央、红星、城南、五岳、儒蓬、铁桥等8个管区,有自然村庄60个,经济合作社97个。
1990年全镇16844户,总人口62815人,其中农业户4680户,人口19919人;非农业户2164户,人口42525人。总耕地面积24684亩,其中水田8445亩,旱田5372亩,旱地10867亩。
1990年粮食种植面积为23104亩,总产量4696吨;油料作物5070亩,总产量135吨;糖蔗2583亩,总产量9441吨。有乡镇集体企业16家,年总产值近500万元。全镇农业总产值722.2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32.44万元;林业2.02万元;牧业83.13万元;副业2350.91万元,居全县第五名;渔业39.8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94元。府城镇有老村庄14个,革命烈士46名。
现在,全镇辖区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农村面积33平方公里。管辖11个社区、6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下设129个居民小组、49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164657人,占全区人口的43%, 常住人口32929户、132081人, 流动人口32576人,其中:乡村人口2817户、13511人,城镇共有30112户、118570人;镇属完全小学6所,在校学生3099名;辖区省、市、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343个,住宅小区77个,其中大中专院校有8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4所,医院6所。
相关参考
2013年3月26日,琼山区正式向媒体披露,该区已正式启动府城镇区划调整工作,撤消府城镇,在琼州大道以东设滨江街道办事处,高登街以北设府城街道办事处,高登街以南设凤翔街道办事处。根据计划,将在2013
2013年3月26日,琼山区正式向媒体披露,该区已正式启动府城镇区划调整工作,撤消府城镇,在琼州大道以东设滨江街道办事处,高登街以北设府城街道办事处,高登街以南设凤翔街道办事处。根据计划,将在2013
琼山区综述琼山,古名珠崖、曋都、玳瑁、舍城、颜城、崖州、琼州、琼山郡、琼台。早在汉朝时属珠崖郡玳瑁县地,因当地盛产玳瑁而得名。隋朝时从玳瑁县东境设颜卢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颜卢为颜城,属崖州,唐武
琼山区综述琼山,古名珠崖、曋都、玳瑁、舍城、颜城、崖州、琼州、琼山郡、琼台。早在汉朝时属珠崖郡玳瑁县地,因当地盛产玳瑁而得名。隋朝时从玳瑁县东境设颜卢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颜卢为颜城,属崖州,唐武
1933年,红旗镇属琼山县第七区。1939年后改属第二区。1950年划为第一区。1957年撤区建立土桥乡。1958年成立太阳升人民公社(范围包括现红旗、云龙、旧州全部及灵山的晋文、演丰的美蓝等),社址
1933年,红旗镇属琼山县第七区。1939年后改属第二区。1950年划为第一区。1957年撤区建立土桥乡。1958年成立太阳升人民公社(范围包括现红旗、云龙、旧州全部及灵山的晋文、演丰的美蓝等),社址
1933年,三门坡镇属琼山县第八区;1939~1950年4月属第四区;1951年属第二区;1957年属新德乡;1958年9月同大坡、甲子、谭文等3个大乡(含东山,国营红明农场)联合成立东风公社;12月
1933年,三门坡镇属琼山县第八区;1939~1950年4月属第四区;1951年属第二区;1957年属新德乡;1958年9月同大坡、甲子、谭文等3个大乡(含东山,国营红明农场)联合成立东风公社;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