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灵丘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灵丘县的历史沿革
灵丘县
“灵丘”之名始于战国,因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隋属蔚州,后陷废。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归直隶(河北省)宣化府,而灵丘则由隶属蔚州改属山西大同府。
民国属雁门道。
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沿五台)。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灵丘开辟为抗日革命根据地,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灵丘属第二专区。
1945年3月31日灵丘全县解放,属晋察冀边区。
1949年8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雁北专署,1959年1月属山西省雁北地区,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全县共辖3镇16乡,334个行政村644个自然村。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9万。现辖3镇9乡。2003年总人口是22.万人。
相关参考
灵丘县位置境域灵丘县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
灵丘县位置境域灵丘县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涞源、蔚县接壤,西与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
封丘县汉置封丘县。封丘为“古封父之国”,丘,坟墓也,封丘即封父坟墓的所在地。封父是古代部落联盟酋长炎帝的后裔。一说为汉高帝因封翟母墓而置。后几经废置,隋复置封丘县。2000年,封丘县辖3个镇、22个乡
封丘县汉置封丘县。封丘为“古封父之国”,丘,坟墓也,封丘即封父坟墓的所在地。封父是古代部落联盟酋长炎帝的后裔。一说为汉高帝因封翟母墓而置。后几经废置,隋复置封丘县。2000年,封丘县辖3个镇、22个乡
内丘县,汉称中丘县。《太平寰宇记》载:“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间,故名中丘”《顺德府志》载:“蓬山,在城西十五里”)。隋开皇初年,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名讳,改为内丘县(因“中”与“内”二字义通)。今县境
内丘县,汉称中丘县。《太平寰宇记》载:“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间,故名中丘”《顺德府志》载:“蓬山,在城西十五里”)。隋开皇初年,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名讳,改为内丘县(因“中”与“内”二字义通)。今县境
沈丘秦朝置项县、东魏改秣陵县、隋改项城县、明置沈丘县。沈丘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沈丘意为沈国废墟。沈丘县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辖县,县治在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明初撤并入颍州州治,沈丘县取消。弘治十一
沈丘秦朝置项县、东魏改秣陵县、隋改项城县、明置沈丘县。沈丘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沈丘意为沈国废墟。沈丘县原为颍州(今安徽阜阳市)辖县,县治在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明初撤并入颍州州治,沈丘县取消。弘治十一
封丘县古为豫州,兖州地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炎黄系统的羌族就生活在这里。据《唐·宰相世系表》记载,羌族姜钜因佐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有功,在公元前21世纪,夏启立国、姜钜的后人姜封父
封丘县古为豫州,兖州地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炎黄系统的羌族就生活在这里。据《唐·宰相世系表》记载,羌族姜钜因佐黄帝伐蚩尤的涿鹿之战有功,在公元前21世纪,夏启立国、姜钜的后人姜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