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元年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渭南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渭南市的历史沿革

渭南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

远古时期

渭南市境内生活的最早人群可以追溯到距今20万年的大荔人。禹门口洞穴堆积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仓颉在渭南创造了汉字,史称“字圣”。

先秦

公元前二十世纪的夏朝渭南是有扈氏部落的活动地域。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渭南成为骊戎国的领土。随着商朝末期属国西周的日渐强大,渭南作为军事重地的地位得到加强,到周王朝正式建都镐京(今西安)时,渭南地区作为京畿重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农耕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春秋时期渭南属于晋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国派兵讨伐土吉戎,在今年内渭河以北设置了下邽县。次年设置郑县,管辖渭河以南之地。战国时期,渭南先属魏国,魏襄王五年(前314年)魏国献于秦国,是秦王赢政十六年(前231年)设置骊邑县,辖渭河以南的地区。

秦汉

渭南市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设内史,辖骊邑、下邽等。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项羽进军关中,将关中分为三国,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渭南归属塞国。高帝二年,设渭南郡、河上郡。郑县、骊邑县属渭南郡,莲勺县属河上郡。高帝九年(前198年)撤二郡,复隶内史。

前197年七月,骊邑县更名新丰县。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内史为左右。新丰县、郑县、下邽县属于右内史,莲勺县属于左内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新丰县、下邽县、郑县属京兆尹,莲勺县属左冯翊。

新莽始建国元年到地皇四年(公元9—23年),设烈郡,新丰、下邽、莲勺各县均属之。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邽县并入郑县,属京兆尹,莲勺县属左冯翊。密畤县在此时并入新丰县,属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复下邽县,改隶左冯翊。

魏晋南北朝

曹魏改京兆尹为郡,左冯翊为冯翊郡。新丰县、郑县隶雍州京兆郡,下邽县、莲勺县隶雍州冯翊郡。

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丰县、郑县地,置渭南县,渭南正式建城,隶雍州京兆郡。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改渭南县为南新丰县,并设渭南郡。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复设夏封县,与莲勺县同隶雍州冯翊郡。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新丰县回渭南县。

隋唐五代

隋朝大业十年(614年)将下邽县治迁到今下邽镇(2012年由下吉镇恢复原名下邽镇),隶同州。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隶华州。大足元年(701年),渭南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渭南隶京兆府京兆郡。五代后梁时期,渭南隶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一直隶京兆府,后周显德二年(956年),改隶华州。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唐代共有帝王陵墓二十座,渭南市境内有渭北塬上有唐中宗定陵、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等十座。

宋金元明清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华州为镇国军。皇佑五年(1053年)该镇国军为镇潼军,渭南属之。熙宁六年(1073年)撤渭南县,入郑县。元丰元年(1078年)恢复渭南县,隶永兴军路华州华阴郡。下邽县一直隶华州华阴郡。

金朝皇统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改镇潼军为金安军,渭南、下邽属之。

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改金安军为华州。至元元年(1264年),并下邽入渭南,称为并管。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为安西路,二十三年(1286年),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黄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渭南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华州。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革“并管”名,下邽县化为渭南县,渭南县境始跨渭水南北,隶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史司西安府华州。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华县发生大地震,造成九个省的97个县受到影响,至少820000人死亡,是全球历史上死亡人数最高的地震。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渭南县改为直隶西安府。

清朝渭南县隶陕西省西干鹿道西安府。

民国以后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渭南县属关中道。

1928年改属陕西省,同年,渭南、华县爆发了中国共产党刘志丹等领导的渭华起义,起义遭到围剿失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渭南县隶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

1968年9月3日渭南分区改为渭南地区。

1983年10月渭南县改为县级渭南市,韩城县改为县级韩城市。

1990年12月华阴县改为县级华阴市。

1995年4月渭南地区改称渭南市,原县级渭南市改为临渭区,归渭南市管辖至今。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渭南市总人口5292200人;其中,临渭区888866人、华县350228人、潼关县147833人、大荔县706948人、合阳县432313人、澄城县372150人、蒲城县738675人、白水县277716人、富平县747942人、韩城市387041人、华阴市242488人。

相关参考

陕西省渭南市的历史沿革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陕西省渭南市的历史沿革

渭南作为县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历史沿革

秦时四邻:东北为徵(在今西头乡),北为衙(在今白水县东北彭衙村),南为下部(原在今渭南市故县村,后迁至下吉镇),西邻频阳(在今富平县美原镇),东南接临晋(在今大荔县)。汉代南邻的下邽县,分为莲勺、下邽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历史沿革

秦时四邻:东北为徵(在今西头乡),北为衙(在今白水县东北彭衙村),南为下部(原在今渭南市故县村,后迁至下吉镇),西邻频阳(在今富平县美原镇),东南接临晋(在今大荔县)。汉代南邻的下邽县,分为莲勺、下邽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历史沿革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畿内(京城郊区)。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时属晋。秦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历史沿革

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属畿内(京城郊区)。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时属晋。秦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时,日彭衙邑。《梁志》谓:“《路史·国名记》云,周世侯伯之国,后灭于戎,为戎国号。《史记》秦武公元年(前697)伐彭戏氏至于华山。华山,在今华阴县,则当时封域甚广,非专指白水一方也。”《史记·秦本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历史沿革

夏商时,日彭衙邑。《梁志》谓:“《路史·国名记》云,周世侯伯之国,后灭于戎,为戎国号。《史记》秦武公元年(前697)伐彭戏氏至于华山。华山,在今华阴县,则当时封域甚广,非专指白水一方也。”《史记·秦本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的历史沿革

商代:隶定国,称桃林。周代为畿内地,录虢国(北虢),称“渭汭”。春秋:称桃林塞,隶晋。晋侯使詹嘉处暇守此防秦。战国:秦厉共公二十四年(前453)隶魏。秦惠文王六年(前332),设宁秦县,属宁秦县辖地。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的历史沿革

约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莘(今合阳),称“有莘国”,简称莘国,上属雍州。商代因之。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并入晋国,称“莘地”、“梁”或“羁马”。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