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箬横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温岭市箬横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温岭市箬横镇的历史沿革
明初于镇东设盘马巡检司,地即为府县槽运所经之处。明代从新河经箬横至松门,疏通运粮河,将黄岩、太平两县的军米运至松门卫及楚门所、隘顽所,备抗倭官兵军粮。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台湾郑成功抗清,清廷认为沿海居民接济义军,派尚书苏纳海到台州,制造无人区。太平县东南边海十里内居民于此时迁入内地。木城外凿护河,即木城河。它是从新河、塘下经箬横镇,合运粮河至松门。在康熙八年(1669)始展复迁弃界外。然田园尚有荒废,至二十二年郑克塽投降,界才全部恢复。以后曾多次疏浚河道。如清同治十年(1871),疏浚经箬横的诸河道。民国21年(1932),疏浚运粮河、司城河。
民国31年(1942),疏浚木城河和箬松河等。本世纪30至40年代,运粮河为温岭东部沿海的主要航道,而箬横镇成了它的中间枢纽。当时有20吨的小汽船行驶,从海门经箬横至松门(即海松线)。抗日战争时,海门封锁,另辟路桥经箬横到松门的航线(即路松线)。从新河寺前桥经箬横至松门的航线,在抗日战争前后一直畅通,至今仍是南北水路交通纽带。木城河、运粮河和箬松河通航能力为20吨左右。支流有司城河、翻身河、马桥河、下金河。这些蛛网般的中小河港,沟通了本镇东西、南北,并环抱老城区。在解放前,箬横没有公路通外地,就是靠这些水路通航的。
清康熙十二年(1673),此地为箬横村。乾隆二十八年(1763),为团浦庄。
民国5年(1916),为箬横镇。20年分设箬横镇、团浦乡。24年并为箬横镇。解放后于1950年分设箬横镇、镇东乡、太和乡。
1956年为箬横镇、镇东乡。
1960年并为箬横镇,1992年合并山前乡、白峰乡。2002年合并东浦镇、高龙乡及贯庄乡。
相关参考
1946年设嬴埂乡,次年更名仁埂乡,1958年改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大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溪洋、大横、山源、高桐、上楼、埂埕、茶
1946年设嬴埂乡,次年更名仁埂乡,1958年改东风公社,1959年更名大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溪洋、大横、山源、高桐、上楼、埂埕、茶
六横开发历史悠久,春秋时,六横属越,开始有人类活动。秦朝(前221-前206)末年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来到东海六横岛降白虎,从此六横岛一度被人们称作“黄公岛”。北宋熙宁六年(1073)舟山置昌国县,下设
六横开发历史悠久,春秋时,六横属越,开始有人类活动。秦朝(前221-前206)末年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来到东海六横岛降白虎,从此六横岛一度被人们称作“黄公岛”。北宋熙宁六年(1073)舟山置昌国县,下设
温岭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
温岭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东瓯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属临海郡,东晋分属临海郡、永嘉郡。唐至明代为台州之黄岩、温州之乐清二县,明成化五年(1469年)
夏、商、周三代,邑境属东瓯地。春秋及战国前期属越地。战国时楚灭越,属楚。秦代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东瓯国,邑境为其封地,都城可能位于现在的温岭大溪。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
夏、商、周三代,邑境属东瓯地。春秋及战国前期属越地。战国时楚灭越,属楚。秦代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东瓯国,邑境为其封地,都城可能位于现在的温岭大溪。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有文字记载历史约4000年。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开始有了国家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夏、商、西周时期,为肃﹙息﹚慎属地。春秋战国时期境域
铁岭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活动。有文字记载历史约4000年。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开始有了国家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夏、商、西周时期,为肃﹙息﹚慎属地。春秋战国时期境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