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新昌县境先后属越、吴、楚等国,秦代起属会稽郡,汉代至唐代均为会稽郡所辖剡县的一部分。后梁开平二年(908),析剡县东南部13乡置新昌县,县名得自新昌乡名。相继隶属于越州、绍兴府和绍兴地区、绍兴市。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拥兵自立,唐乾宁三年(896),钱镠攻下越州,建立吴越国。吴越王钱镠因都城钱塘江至温州路途悠远,剡东南人员往来,特资交流,比较频繁,而沿途无驿站接应,于是在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分剡东13乡置新昌县,这13个乡是永寿、石顺、昌化、像明、遵德、石城、五山、丰乐、彩烟、善政、新昌、安仁、守义。县名来自新昌乡名,也寄寓着新设县兴隆、昌盛之义。
元代属绍兴府,隶于江浙行省。
明代,隶于浙江布政使司宁绍道。
清代,新昌属绍兴府,隶于浙江省宁绍台道。
民国时期,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新昌县先后属第二、第三区。
1949年5月22日,新昌解放,属绍兴专区(驻地越城)。
1952年属宁波专区。
1958年11月,新昌县制撤销,行政区域并入嵊县。
1961年复置新昌县,属宁波专区。
1964年属绍兴专区,1970年属绍兴地区,1983年属绍兴市至今。
相关参考
1992年由新溪乡、岱石乡、永丰乡合并为城南乡。1996年,面积77平方千米,辖兴南居会委和企石、章家湾、大湖丘、西坑、里任、朱家山、王洋角、下庄、后山、石竹、银地山、甘家坞、王岙、眉岱、陈家桥、孙家
1992年由新溪乡、岱石乡、永丰乡合并为城南乡。1996年,面积77平方千米,辖兴南居会委和企石、章家湾、大湖丘、西坑、里任、朱家山、王洋角、下庄、后山、石竹、银地山、甘家坞、王岙、眉岱、陈家桥、孙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辖市,浙江东北部著名水乡城市,宁绍平原西部经济重镇。位于杭州湾南岸。辖1区及绍兴、上虞、嵊县、新昌4县。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12.67万;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辖市,浙江东北部著名水乡城市,宁绍平原西部经济重镇。位于杭州湾南岸。辖1区及绍兴、上虞、嵊县、新昌4县。面积7901平方公里,人口412.67万;其中市区面积101平方公里,人
2006年,撤销城关镇(12居99村),设立羽林街道(1居42村)、南明街道(9居24村)、七星街道(2居33村)。羽林街道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4.36万人,辖临江1个社区和新中、新富、三合、董
2006年,撤销城关镇(12居99村),设立羽林街道(1居42村)、南明街道(9居24村)、七星街道(2居33村)。羽林街道面积85.8平方千米,人口4.36万人,辖临江1个社区和新中、新富、三合、董
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
绍兴名称演变夏称於越,亦称大越,简称越。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国,称越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降越君,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南朝时为东扬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吴州总
绍兴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唐代时称越州,至宋代赵构升行在越州为都城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绍兴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马鞍山、壶瓶山等多处越族聚居遗址,距今约4~5千
绍兴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唐代时称越州,至宋代赵构升行在越州为都城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绍兴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马鞍山、壶瓶山等多处越族聚居遗址,距今约4~5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