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木渎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金山
篇首语: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江苏苏州木渎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江苏苏州木渎镇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汉、唐时代,苏州、吴郡经数度互改,但木渎均属吴县辖地。据《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元代沿袭旧制。明为吴县六镇之一。明、清皆置木渎巡检司,设官分治。清雍正年间,木渎镇属吴县长寿乡。清乾隆十一年(1746),置巡司省,同年移吴县县丞驻此。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实行地方自治。民国元年(1912),木渎、金山隶属吴县。
民国5年建立木渎公益事务所。
民国17年,改为行政局。
民国18年,实行区、乡镇制,隶属吴县第二(木渎)区。
民国26年11月,木渎沦陷。
民国28年3月,伪吴县知事公署建立伪木渎乡公所。
民国29年3月,伪吴县政府恢复吴县第二(木渎)区建置。
民国30年7月,伪吴县第二(木渎)区改为第七(木渎)区,辖木渎、金山等5镇11个乡。
民国34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伪吴县第七(木渎)区复改为吴县第二(木渎)区,民国36年2月,吴县将原第二(木渎)区、第三(光福)区合并为吴西区,辖木渎、金山、白狮、姑苏、七子等乡镇。
民国37年2月,并编乡镇,木渎、金山两镇仍隶属吴西区。
1949年4月27日,木渎解放。建木渎镇,隶吴县木渎区人民政府。
1950年区乡调整,木渎区辖木渎、善桥两镇及姑苏、石城、金山、新华等12个乡。
1950年底,木渎区调整为木渎、善桥两镇及金山、姑苏、新华、石城、七子等12个乡。
1952年11月,木渎升为吴县直属镇。
1954年,木渎镇、金山、姑苏、石城、新华、七子等乡,随木渎区划给苏州市郊区。
1956年1月,金山、新华两乡及石城乡的大部分并为金山乡。姑苏、七子两乡及木渎镇的新东、新农两村合并为姑苏乡。
1957年3月,撤区并乡,金山、姑苏两乡合并为金山乡。木渎镇未作变动。
1958年,木渎镇、金山乡复划归吴县。12月成立金山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83年,政社分设,恢复金山乡建置,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
1985年9月,金山乡撤销与木渎镇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相关参考
位于江苏省吴县境,苏州市西南。相传春秋时,吴王得越贡木,在灵岩山造馆娃宫。积材于河数年,渎被木塞,故名木读。镇以渎名。
位于江苏省吴县境,苏州市西南。相传春秋时,吴王得越贡木,在灵岩山造馆娃宫。积材于河数年,渎被木塞,故名木读。镇以渎名。
吴县地区,商末属“勾吴’国。周时,境内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苏州市姑苏区)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设吴县后,
吴县地区,商末属“勾吴’国。周时,境内先后成为吴、越、楚三诸侯国辖地。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苏州市姑苏区)算起,则有二千多年历史。秦设吴县后,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先秦
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著名的有赵陵山遗址、少卿山遗址、绰墩遗址、草鞋山遗址、罗墩遗址等,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先秦
约公元前1100年,周族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避至江南,建立勾吴。(公元前585年),泰伯十九世孙寿梦为吴王,在位期间于今苏州平门外西北二里(即虎丘乡苏站村)营建宫室、城廓。秦始皇帝
约公元前1100年,周族首领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避至江南,建立勾吴。(公元前585年),泰伯十九世孙寿梦为吴王,在位期间于今苏州平门外西北二里(即虎丘乡苏站村)营建宫室、城廓。秦始皇帝
通安境域在商末时期属泰伯的“勾吴”国。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诸樊长子公子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通安在苏州城西,属吴国辖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全国为36郡,苏州城
通安境域在商末时期属泰伯的“勾吴”国。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诸樊长子公子光继位,是为吴王阖闾。通安在苏州城西,属吴国辖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全国为36郡,苏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