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千米
篇首语: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喀则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喀则市的历史沿革
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早在六、七百年前,日喀则曾称为“年麦”(即年楚河下游之意)。14世纪初期,大司徒绛曲圣坚赞战胜萨迦政权,建立了帕竹政权,日喀则为其属地。以后仁布王管辖时,在此创建了“溪卡桑珠孜”,简称为溪卡孜,汉语音译为日喀则。西藏和平解放前,为日喀则宗。1959年5月成立日喀则县人民政府。
1986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
日喀则市
1997年,面积3875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个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10个乡(联乡、年木乡、江当乡、边雄乡、东嘎乡、聂日雄乡、甲措雄乡、曲布雄乡、曲美乡、纳尔乡)。(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城南街道(ChengnanJiedao) 1960年成立城关镇,1988年撤镇分设城南街道。位于市区南部,面积约90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帮加孔、教武场、曲下、扎西吉彩、德勒5个居委会和扎堆、斯玛、夏布日、桑珠普4个村委会。辖区内有历代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和十世班禅大师消夏的宫殿“德庆格桑颇章”。
城北街道(ChengbeiJiedao) 1960年成立城关镇,1988年撤镇分设城北街道。位于市区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江罗康莎、岗朵林、米日贵林、彭觉曲美、波母切5个居委会和冲松村委会。
联乡(LianXiang) 1960年建联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达竹区的3个乡合并建联乡。乡政府驻地柳村,位于市境东部,雅鲁藏布江南岸,距市区80千米。面积约514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柳、特布、达竹、卓、强国、觉吾冲、扎雄、差吾切、朱西、普奴、拉孜古、同拉、达青、巴索、布热、切林16个村委会。
年木乡(NianmuXiang) 1960年1月成立年木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达竹区的2个乡合并成年木乡。乡政府驻胡达村,位于市境东部,雅鲁藏布江南岸,距市区63千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胡达、恰桑、平嗄、吉本雄、当古、曲嘎、普嘎、普奴8个村委会。有哈务寺。
江当乡(JiangdangXiang) 1960年1月成立江当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江当区的2个乡合并成立江当乡。乡政府驻弄日村,位于市区东,雅鲁藏布江南岸,距市区约45千米。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拉康、龙桑、加玛卡、修穷、拉蔡、康围、弄日、曲夏、江当、别热、嘎截、雄卓、扎西宗嘎13个村委会。境内有和平机场。
边雄乡(BianxiongXiang) 1960年1月成立边雄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江当区的3个乡合并成立边雄乡。乡政府驻塔玛村,位于市区东,雅鲁藏布江的南岸,距市区约19千米。面积230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塔玛、普奴、普巴、孔布林、加瓦、扎西岗、林、加更、奴布林、普夏10个村委会。
东嘎乡(DonggaXiang) 1960年成立东嘎乡,1988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属东嘎区的5个乡合并建东嘎乡。乡政府驻雪仲村,位于市区西北,雅鲁藏布江的北岸,距市区约22千米。面积约428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藏东、曲瓦普、差、卡多、达龙达、曲龙、吉吾岗、卡达仲堆、东热、雪仲孜、洛米洛江、通来、雪仲古、曲珍顶嘎、色顶、加日岗、普奴江肆、普奴、觉木宗、曲尼、侏贵、曲瓦达、塘白、拉古、巴尼、宗嘎、德吉、达龙巴、江吉、雪仲互、达龙普、羊余32个村委会。
聂日雄乡(NierixiongXiang) 1960年成立聂日雄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东嘎区的3个乡合并成新的聂日雄乡。乡政府驻德日村,位于市区西,雅鲁藏布江南岸,距市区15千米。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德日、甲庆孜、康莎、加来、年徐、强布大、国央、扎西岗、仲堆、帕仲、彭贡、别古洛、米卡、朱嘎、巩巴、纳布木,嘎地17个村委会。
甲措雄乡(JiacuoxiongXiang) 1960年成立甲措雄乡,1988年5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属甲措区的5个乡合并成立甲措雄乡。乡政府驻塔杰村。位于市区东南,年楚河西岸,距市区约10千米。面积471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塔杰、强久俄、强久堆、别、乃欧、奴杰、达林、地纳、宗堆、江木堆、夏鲁、普夏、普奴、穷孜达康、雄夏、卡堆、穷子让巴、岗、塔瓦、来卓、联阿、沙阿林22个村委会。名胜古迹有11世纪修建的夏鲁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布雄乡(QubuxiongXiang) 1960年成立曲布雄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甲措区的3个乡合并曲布雄乡。乡政府驻康萨村,位于市区西南,距市区13千米。面积310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康萨、江孜、班久伦布、达吉、岗西、定、边玛、洛曲、扎奴、加堆、日岗、顶嘎、扎达、加卡、扎15个村委会。
曲美乡(QumeiXiang) 1960年1月成立曲美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由原属曲美区的3个乡合并建曲美乡。乡政府驻曲美村,位于市区西南,距市区17千米。面积356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曲美、孜仲、秋仲、宗鲁古日、德俄、拉蔡、多日、仁青林、纳唐、热旦林、拉穷、加日、达措、卡堆、巴伦、边仲、切白17个村委会。古迹有俄尔寺、那当寺,属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纳尔乡(Na'erXiang) 1960年建曲下乡,1988年撤区建乡时,更名为纳尔乡。乡政府驻帕冲村,位于市区西南部,距市府32千米。面积207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纳扎、帕冲、苏东、德庆、石奴嘎龙、孜、扎龙、巴纳、安布、玉沙炸10个村委会。
2000年,日喀则市辖2个街道、10个乡:城南街道、城北街道;联乡、年木乡、江当乡、边雄乡、东嘎乡、聂日雄乡、纳尔乡、甲措雄乡、曲布雄乡、曲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9863人,其中:城南街道35366人、城北街道10694人、联乡4768人、年木乡2926人、甲措雄乡11454人、曲布雄乡5160人、曲美乡5692人、东嘎乡8748人、纳尔乡1765人、江当乡4636人、边雄乡3897人、聂日雄乡4757人。
相关参考
日喀则地名由来日喀则是从古到今的后藏重镇,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14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得到元、明王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就叫做桑
日喀则地名由来日喀则是从古到今的后藏重镇,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14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得到元、明王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就叫做桑
仲巴,藏语意为“野牛之地”。仲巴,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属阿里噶本管辖。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建县时机关驻岗久,1964年3月迁扎东。由于当地
仲巴,藏语意为“野牛之地”。仲巴,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属阿里噶本管辖。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建县时机关驻岗久,1964年3月迁扎东。由于当地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江孜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卫国,谱写了一曲英勇悲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江孜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卫国,谱写了一曲英勇悲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公元11世纪,昆·贡觉杰布为传授佛教新密,在仲曲河北岸山坡上建寺,故名“萨迦”。公元13世纪,元朝在此建立起萨迦地方政权,统治西藏近百年。公元14世纪以后,萨迦地方政权丧失了
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公元11世纪,昆·贡觉杰布为传授佛教新密,在仲曲河北岸山坡上建寺,故名“萨迦”。公元13世纪,元朝在此建立起萨迦地方政权,统治西藏近百年。公元14世纪以后,萨迦地方政权丧失了
亚东,系藏语,意为“漩谷,急流深谷”,又称卓木。亚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亚东只是卓木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7世纪前,亚东县帕里一带由江孜地区称为洛昂王邦国统治。唐贞观三年(629年),亚东部分地方由
亚东,系藏语,意为“漩谷,急流深谷”,又称卓木。亚东,历史上曾隶属于帕里宗,亚东只是卓木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7世纪前,亚东县帕里一带由江孜地区称为洛昂王邦国统治。唐贞观三年(629年),亚东部分地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