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新和
篇首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和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和县的历史沿革
因渭干河流经全县,水源充足而得名托克苏县,维吾尔语,意为“丰水”、“水足”。为了避免托克逊县相混,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汉语,取新疆永久和平之意。
新和县
新和县境,汉属龟兹国地。唐属龟兹都护府,宋属西辽,元、明属别失八里。清属阿克苏办事大臣,后属阿克苏道库车直隶抚民厅西乡所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州西乡。
民国二年(1913年)属阿克苏道库车县西乡,民国11年(1922年)从库车县西乡析出托克苏等十二庄设托克苏县佐。
民国19年(1930年)置托克苏县,民国30年(1941年)更名为新和县。
1949年后,隶属阿克苏专区、阿克苏地区。
1944年设中山镇和中正镇,1956年成立城关镇,1964年设新和镇。
2000年,新和县辖1个镇、6个乡:新和镇、依其艾日克乡、拍先拜巴扎乡、塔什艾日克乡、渭干乡、尤鲁都斯巴格乡、玉奇喀特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9806人,其中:新和镇 17957人、依其艾日克乡 28564人、排先拜巴扎乡 15174人、塔什艾日克乡 21644人、渭干乡 17067人、尤鲁都斯巴格乡 18812人、玉奇喀特乡 18904人、桑塔木农场虚拟乡 1684人。
相关参考
简介明朝正统七年(1442),叶宗留、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等聚众千余人,进入浙南山区云和、云和县龙泉等地开采银矿。并于正统十年起义,起义军攻占官府,大败朝廷官军,震惊朝野,朝廷则大举派兵镇压,
简介明朝正统七年(1442),叶宗留、王能、郑祥四、苍大头、陈恭善等聚众千余人,进入浙南山区云和、云和县龙泉等地开采银矿。并于正统十年起义,起义军攻占官府,大败朝廷官军,震惊朝野,朝廷则大举派兵镇压,
禹贡时期,南和县域属冀州。西周时期属邢。春秋末期属晋。战国属赵。秦代为巨鹿郡地.西汉初年始置南和县,仍属巨鹿郡。景帝中原六年(前144年)更隶广平郡。建平三年(前4年),广平郡改广平国仍辖南和。建武十
禹贡时期,南和县域属冀州。西周时期属邢。春秋末期属晋。战国属赵。秦代为巨鹿郡地.西汉初年始置南和县,仍属巨鹿郡。景帝中原六年(前144年)更隶广平郡。建平三年(前4年),广平郡改广平国仍辖南和。建武十
一、清代以前太和县风景图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曰“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前253),由陈迁都巨
一、清代以前太和县风景图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曰“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前253),由陈迁都巨
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仰京),西门称“阜民”(亦名通福)并建楼各3
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仰京),西门称“阜民”(亦名通福)并建楼各3
《禹贡》属冀州。西周《职方》属邢国。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赤县置南和县、朝平县,均隶属巨鹿郡。其中南和县治所即今和阳镇,朝平县治所在今前郭平村南瓦砾岗。景帝
《禹贡》属冀州。西周《职方》属邢国。春秋时期属晋国。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析赤县置南和县、朝平县,均隶属巨鹿郡。其中南和县治所即今和阳镇,朝平县治所在今前郭平村南瓦砾岗。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