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渝水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元
篇首语:苦不苦,想想学霸九十五!累不累,想想学霸还没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余市渝水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余市渝水区的历史沿革
渝水区的前身是新余县。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以袁河中游昔称渝水而名新渝,县治龙池墅,属安成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新渝入吴平。十一年吴平入宜春,属洪州。十八年析宜春复立新渝县,属袁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新渝为新喻。
民国十五年废道尹制,新喻直属江西省。
1956年7月2日,更名新余县。
1960年9月30日升县为省辖市,1963年撤市复县,属宜春地区。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新余县,恢复新余市。
1983年10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立渝水区,为新余市辖县级行政区。
相关参考
位于东经114.9°,北纬27.2°,在江西省中部。三国吴置县,本名新渝,以渝水为名,唐天宝时改为新喻县。1958年又改为新余县,取“余”与“喻”同音。1983年设市。
位于东经114.9°,北纬27.2°,在江西省中部。三国吴置县,本名新渝,以渝水为名,唐天宝时改为新喻县。1958年又改为新余县,取“余”与“喻”同音。1983年设市。
河南博物院金水区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从西往东贯穿全区的金水河而得名。解放前,辖区属郑县管辖。1948年郑州解放,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辖区城区部分属市、农村部分属县。1953年撤销
河南博物院金水区位于郑州市东北部,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从西往东贯穿全区的金水河而得名。解放前,辖区属郑县管辖。1948年郑州解放,郑县分为郑州市和郑县,辖区城区部分属市、农村部分属县。1953年撤销
新余市市区东北部拾年山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属吴国,吴国大帅孙武(孙子)在今湘赣地区大败楚军。秦属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宜春县境
新余市市区东北部拾年山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表明,远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属吴国,吴国大帅孙武(孙子)在今湘赣地区大败楚军。秦属九江郡。汉为豫章郡宜春县境
江西钢铁工业城市,省辖市。位于赣江支流袁水下游。辖1区及分宜县。面积3164平方公里,人口96.78万;其中市区面积1776平方公里,人口67.58万。三国吴置新渝县,唐改为新喻县。1957年更名新余
江西钢铁工业城市,省辖市。位于赣江支流袁水下游。辖1区及分宜县。面积3164平方公里,人口96.78万;其中市区面积1776平方公里,人口67.58万。三国吴置新渝县,唐改为新喻县。1957年更名新余
榆关镇地名由来榆关镇榆关村东有临渝山(又称马头坡,今称马奔山,明清时期曾设马头铺于此,102国道经此),其西有渝河(后改称戴家河、戴河,今南、北戴河因居其下游而名),古称渝水。东汉时期,临渝县治曾设于
榆关镇地名由来榆关镇榆关村东有临渝山(又称马头坡,今称马奔山,明清时期曾设马头铺于此,102国道经此),其西有渝河(后改称戴家河、戴河,今南、北戴河因居其下游而名),古称渝水。东汉时期,临渝县治曾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