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庐阳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庐阳区的历史沿革

庐阳区

庐阳区以原中市区为主。

1949年为合肥市第一区;1951年11月改为东市区;1960年6月改为南市区;1963年8月改为中市区。

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调整后,庐阳区辖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面积136.86平方千米,人口37.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原中市区人民政府驻地)。

庐阳区

1998年,中市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金寨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东风街道、逍遥津街道。

2000年,中市区辖10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343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寿春街道 12997 鼓楼街道 8038 逍遥津街道 7810 三牌楼街道 17278 县桥街道 8822 益民街道 28169 安庆路街道 36870 光明街道 22807 毫州路街道 36445 双岗街道 64194

2002年底,庐阳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逍遥津街道、鼓楼街道、光明街道、杏花镇、大杨镇、三十岗乡。

2004年,撤销杏花村镇设立杏花村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庐阳区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

相关参考

安徽省合肥庐阳区的历史沿革

庐阳区始建于1949年2月,当时称合肥市第一区、第二区,是合肥市老城区,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正因为庐阳区是合肥市中心区域,故庐阳区建置从属于合肥市建置沿革,庐阳区为合肥市行政区划组成部分。合肥

安徽省合肥庐阳区的历史沿革

庐阳区始建于1949年2月,当时称合肥市第一区、第二区,是合肥市老城区,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正因为庐阳区是合肥市中心区域,故庐阳区建置从属于合肥市建置沿革,庐阳区为合肥市行政区划组成部分。合肥

维扬区的历史沿革

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隋、唐时期,维扬历史空前辉煌,有之美誉,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即诞生在今维扬区的土地上,是古城扬州的发祥地。民政部2002年11月11日,经国家和省

维扬区的历史沿革

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隋、唐时期,维扬历史空前辉煌,有之美誉,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即诞生在今维扬区的土地上,是古城扬州的发祥地。民政部2002年11月11日,经国家和省

惠农区的历史沿革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39号):撤销石嘴山市惠农县和石嘴山区,设立石嘴山市惠农区,以原惠农县和石嘴山区的行政区域为惠农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北大街。2005年,惠农区辖6个街道

惠农区的历史沿革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39号):撤销石嘴山市惠农县和石嘴山区,设立石嘴山市惠农区,以原惠农县和石嘴山区的行政区域为惠农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北大街。2005年,惠农区辖6个街道

山西 吕梁离石区的历史沿革

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战国为赵之离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

山西 吕梁离石区的历史沿革

离石区的建置沿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战国为赵之离石邑;秦属太原郡;西汉置离石县,属西河郡;唐《元和郡县图志》载:“县东北有离石水(今北川河),因取名焉。”;东汉永和五年(140年)西河郡治迁此,灵帝末

思茅区的历史沿革

1955年起为思茅专区驻地。宋大理时为“思摩部”,元代称“思么”,明代叫“思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立“思茅厅”,隶属普洱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思茅县”。民国三年(1914

思茅区的历史沿革

1955年起为思茅专区驻地。宋大理时为“思摩部”,元代称“思么”,明代叫“思毛”。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立“思茅厅”,隶属普洱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思茅县”。民国三年(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