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的历史沿革
秦以前,武宣县桐岭镇属百越地,主要居住西瓯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秦朝统一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桐岭镇属桂林郡中留县,郡治布山(今贵港市境),县治在今桐岭镇。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桐岭镇属郁林郡中留县。 东汉中留县改称中溜县。
三国属吴。凤凰三年(274年) 分郁林郡地,增置桂林、始安、临贺三郡,今桐岭镇属桂林郡(郡治武安,今象州县境)中留县,县治桐岭镇一带(另一说为桂林县,县治今象州县境)。
晋朝称中胄县,属郁林郡。
南北朝时,宋、齐复置中溜县,今武宣县桐岭镇归中溜县,属桂林郡。梁、陈复置中胄县,桐岭镇归中胄县,属桂林郡。宋、梁、陈郡治均在今武宣县桐岭镇一带。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 增置桂林县,开皇十一年武宣县地并入桂林县,属始安郡。县治在今象州县境。今桐岭镇属始安郡桂林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桂林县地,增设武仙县,县治在今武宣县三里镇旧县村。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武仙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属岭南西道邕管象州。而今桐岭镇属岭南西道邕管象州武仙县。
五代十国,武仙县先属楚国,后周太祖顺元年(951年) 改属南汉,行政行域沿唐制不变。
宋朝,至道三年(997年)武仙县属广西路象州、州治阳寿(今象州县境)。
元朝,武仙县先属湖广行中书省,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柳州路象州,州治阳寿。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武仙县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江道柳州府象州,府治今柳州市,州治今象州县境,县治今三里乡旧县村。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县治移今武宣镇,隶属因之。
清朝顺治、康熙时武宣县属柳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宾州直隶州,雍正八年改属右江道浔州府,府治今桂平县境,武宣县编户为六里,现桐岭镇分属古豪里(大祥、祥龙以北)、武赖里(桐岭街、和睦村以南)。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军攻武宣城,把武宣县改称文兴县。咸丰十一年失守,武宣县仍复清制。
清朝宣统元年起为桐岭区;
民国23年为桐岭乡;
1949年12月至52年8月,为桐岭区;
1952年9月武宣与象县合并为石龙县,属石龙县桐岭区;
1958年1月撤区建乡,设桐岭乡、新龙乡;
1959年3月设桐岭、新龙人民公社
;
1962年3月29日撤销石龙县复置武宣县,属武宣县桐岭区,其中包含新龙;
1984年10月后撤人民公社建乡,设桐岭乡;
1987年桐岭乡分为桐岭乡、新龙乡;
1995年10月桐岭乡撤乡建镇;
2003年2月新龙乡并入桐岭镇。
相关参考
通挽于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始设。前清时期称东晚,属武赖里,1909年设通挽区,1949年12月改为通挽乡,属桐岭区(后改称南河区)。1950年9月改称通挽区,1958年1月改为通挽乡,1958年
通挽于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始设。前清时期称东晚,属武赖里,1909年设通挽区,1949年12月改为通挽乡,属桐岭区(后改称南河区)。1950年9月改称通挽区,1958年1月改为通挽乡,1958年
秦以前,武宣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武宣属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贵县境)。今武宣县为中溜县,县治在今桐岭镇一带。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今武宣境内设
秦以前,武宣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今武宣属桂林郡,郡治布山(今贵县境)。今武宣县为中溜县,县治在今桐岭镇一带。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今武宣境内设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武仙县官府议将县城迁移高立(今武宣镇),并开始动工筑土城。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大建城廓官署衙门。宣德六年(1431年)县城移至高立(今武宣镇),并改为武宣县。清朝雍正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武仙县官府议将县城迁移高立(今武宣镇),并开始动工筑土城。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大建城廓官署衙门。宣德六年(1431年)县城移至高立(今武宣镇),并改为武宣县。清朝雍正
桥巩镇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建圩,因圩东面有座古石孔桥,壮语称“桥孔”,取谐音而得名。于五十年代初设乡,1953年属第四区(古昔区)所辖,1958年撤区设公社时从古昔区分出设桥巩公社,196
桥巩镇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建圩,因圩东面有座古石孔桥,壮语称“桥孔”,取谐音而得名。于五十年代初设乡,1953年属第四区(古昔区)所辖,1958年撤区设公社时从古昔区分出设桥巩公社,196
镇地属丘陵。地势西边有山峰,其它较平坦。境内山脉主要布在全来西面延伸至福山、感龙、上球、挂榜村民委,形成西北——西南走向,长约6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220米,最高山峰为岜马山,海拔为291.6米
镇地属丘陵。地势西边有山峰,其它较平坦。境内山脉主要布在全来西面延伸至福山、感龙、上球、挂榜村民委,形成西北——西南走向,长约6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220米,最高山峰为岜马山,海拔为29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