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阳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阳区的历史沿革
山阳区
前身为焦作市郊区。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郊区更名为山阳区。因始建于战国初期的山阳城而得名。2005年,将修武县的李万乡划归山阳区管辖。
2000年,山阳区辖7个街道、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33639人,其中:东方红街道 36088人、焦东街道 20858人、百间房街道 9234人、太行街道 19516人、艺新街道 30792人、光亚街道 25494人、定和街道 17598人、百间房乡 19765人、恩村乡 32343人、李万乡 21951人。
2005年,山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艺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亚街道、新城街道(新增)、中星街道(新增)、李万街道(新增)。其中,李万街道委托高新区管理。
相关参考
资阳区因地处资水之北而得名,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资水尾闾,洞庭湖南缘,扼资水咽喉、古称“吴蜀门户”。益阳县(资阳区前身)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此生活。新石器时代,先民在洞庭湖滨、资水沿岸依
资阳区因地处资水之北而得名,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资水尾闾,洞庭湖南缘,扼资水咽喉、古称“吴蜀门户”。益阳县(资阳区前身)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此生活。新石器时代,先民在洞庭湖滨、资水沿岸依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武薨,其封国梁国一分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东部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县(县治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刘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武薨,其封国梁国一分为五。景帝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东部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县(县治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大谢集镇前昌邑村)。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刘
旌阳区是由德阳县、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又置广汉郡绵竹县,治地在今旌阳区黄许镇,是德阳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梓潼县置德阳县,治地在今江油小溪坝
旌阳区是由德阳县、德阳市市中区沿革而来。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二郡又置广汉郡绵竹县,治地在今旌阳区黄许镇,是德阳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梓潼县置德阳县,治地在今江油小溪坝
双阳区名称来源双阳一名源于双阳河。昔年,双阳河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此称谓皆为满语,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出万”、“刷烟”的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双阳区历代
双阳区名称来源双阳一名源于双阳河。昔年,双阳河称苏万河、苏完河、刷烟河。此称谓皆为满语,意为河水浊黄,由此派生地名则称为酸,即“出万”、“刷烟”的转音,当时在此居住的女真族亦称苏完部或酸部。双阳区历代
睢阳区为上古帝王之都,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黄帝孙姬初居高辛(今睢阳区高辛镇)。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睢阳区)。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
睢阳区为上古帝王之都,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黄帝孙姬初居高辛(今睢阳区高辛镇)。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3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睢阳区)。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