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平定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阳泉平定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阳泉平定县的历史沿革
夏代天下分为九州,平定属冀州。西周初年,冀州分为幽、并二州,平定县属并州。周成王时,灭唐国,封其弟叔虞于唐地,平定县地在唐国东境,至叔虞之子指晋水名国,平定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平定成为赵国属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平定属太原郡。
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始置上艾县,县治今张庄镇新城村,仍归属太原郡,后改为“石艾”。这是平定境内最早的设县治所。
东汉末年,郡国并行,冀州之域分为三郡六国,平定属常山国(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
三国时,属并州乐平郡(今昔阳)。
北魏建国元年(386年),改上艾为石艾;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又恢复上艾之名。
隋代初年,该县属辽州(今昔阳县西南),不久划归并州太原郡。
唐代时,该县曾为京畿道属县,武德三年(620年)归辽州;武德六年(623年)划归受州(今阳泉市赛鱼);贞观八年(634年)废受州,石艾直属太原府;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广阳,将县治迁至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连绵,广阳先后为后梁、后唐、北汉所辖。五代时期,本县属北汉。
北宋初年,宋军攻取北汉,首先攻下广阳。公元979年,广阳县改为平定县,并迁县治于今上城,营造了大城中套小城的上下重城。
金代时,平定升为州,属太原支郡,领平定、乐平二县。
元代,平定州属冀宁路太原府。
明代,冀宁路改为冀宁道,仍归太原府。
清代,平定州升为直隶州,属省辖,领寿阳、乐平、盂县三县。
民国初年,改直隶州为县,属冀宁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平定,大好河山遭蹂躏。铁路、公路沿线驻有重兵。为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根据地,平定开始一分为三。以正太铁路为界,路北建立了平定(路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路南以平辽公路为界,建成立了平东、平西两个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平东、平西两县合并为平定(路南)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2日,平定县全境解放,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路南、路北两个县政府合并,成立了平定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区。
1958年8月,平定县撤销,归入阳泉市,称为郊区。
1961年4月,又重新恢复平定县建置,属晋中专区。
1983年9月,平定县改为阳泉市属县。
相关参考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常年涌漾,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春秋
昔日阳泉市区有泉五处,常年涌漾,故称漾泉,后演绎为阳泉。据20世纪50年代从平定西北枣烟、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便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唐虞夏商时,今阳泉市境相传为古冀州之地。春秋
山西省辖市,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东部,太行山西麓,石太铁路线上。辖3区及平定、盂县2县。面积4452平方公里,人口114.77万;其中市区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54.38万。原为平定县境荒滩,
山西省辖市,重要煤炭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东部,太行山西麓,石太铁路线上。辖3区及平定、盂县2县。面积4452平方公里,人口114.77万;其中市区面积662平方公里,人口54.38万。原为平定县境荒滩,
郊区西部枣园一带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片、石核等物,证明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境内生息繁衍。秦,为太原郡地。西汉,始置上艾县,为上艾县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上艾县,孝昌年间(525年─5
郊区西部枣园一带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片、石核等物,证明十万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境内生息繁衍。秦,为太原郡地。西汉,始置上艾县,为上艾县地。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上艾县,孝昌年间(525年─5
夏、商时代,传说分天下为九州。按地域区划,盂属冀州。西周初年,州治变更,盂属并州。实行分封制后,盂属晋国。春秋时期,盂仍属晋国。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了五年(公元前
夏、商时代,传说分天下为九州。按地域区划,盂属冀州。西周初年,州治变更,盂属并州。实行分封制后,盂属晋国。春秋时期,盂仍属晋国。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了五年(公元前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8°,在山西省中部东侧,石太铁路中枢站。清末这里煤、铁、硫磺等工业逐渐兴起。相传古时人民在此凿石取煤,挖出了五个水势旺盛的泉眼,称为“漾泉”,后讹为阳泉。阳泉因此得名。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8°,在山西省中部东侧,石太铁路中枢站。清末这里煤、铁、硫磺等工业逐渐兴起。相传古时人民在此凿石取煤,挖出了五个水势旺盛的泉眼,称为“漾泉”,后讹为阳泉。阳泉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