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历史沿革

和顺县,春秋时期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

战国时期改名为阏与,隶属上党郡。

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阏与改名为乐平县,隶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隶属太原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定名为和顺县。

民国三年(1914年)属冀宁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抗日战争需要,和顺县分为东和县和西和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和县、西和县城解放,东和县和西和县合并为和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榆次专区。

1958年10月,和顺县与左权县合并,仍称和顺,县治不变。

1959年6月和顺县、左权县分置。

2000年,晋中撤地设市,和顺县改属晋中市。

相关参考

懿济圣母庙的简单介绍

懿济圣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合山村东南50米处的卧虎岗下。据重修碑载:“宋朝建至,宋金兵劫火焚之余”。元代重修。历代均有修葺。庙坐南朝北,分上下两院。中轴线上依次为木牌坊、山门、乐楼、圣母殿。下

懿济圣母庙的简单介绍

懿济圣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合山村东南50米处的卧虎岗下。据重修碑载:“宋朝建至,宋金兵劫火焚之余”。元代重修。历代均有修葺。庙坐南朝北,分上下两院。中轴线上依次为木牌坊、山门、乐楼、圣母殿。下

和顺县(Heshu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3°,在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侧。北齐置粱榆县。隋改和顺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和顺县,因县东北有石勒所筑和顺城为名。

和顺县(Heshu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3.5°,北纬37.3°,在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侧。北齐置粱榆县。隋改和顺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和顺县,因县东北有石勒所筑和顺城为名。

腾冲市和顺镇的历史沿革

公元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和顺盆地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南诏大理国时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村落。和顺古名“河上邑”,又称“阳温登”。明成化年,改称“河上邑”。嘉靖年间,改称“阳温登乡”。明末,改称

腾冲市和顺镇的历史沿革

公元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晚期,和顺盆地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南诏大理国时期,已形成具一定规模的村落。和顺古名“河上邑”,又称“阳温登”。明成化年,改称“河上邑”。嘉靖年间,改称“阳温登乡”。明末,改称

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阳县之丰顺镇置县,有丰溪水。县因镇名,镇因水名,取意吉祥。2000年,丰顺县辖24个镇。总人口449769人,各镇人口:汤坑镇69586附城镇33148东联镇5587北斗镇

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阳县之丰顺镇置县,有丰溪水。县因镇名,镇因水名,取意吉祥。2000年,丰顺县辖24个镇。总人口449769人,各镇人口:汤坑镇69586附城镇33148东联镇5587北斗镇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二年(1737),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二年(1737),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