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郊区

篇首语: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宜秀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宜秀区的历史沿革

鲍冲湖

2000年,郊区辖2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64670人,其中: 老峰镇 28117 杨桥镇 23710 龙狮桥乡 20413 十里铺乡 57082 自泽湖乡 38635 长风乡 24260 新洲乡 9490 菱北虚拟街道 39049 皖河农场虚拟乡 23914

2004年底,郊区(Jiao Qu)辖1个街道、2个镇、5个乡。面积445平方千米,人口24万(2001年),邮编246003。

2005年5月13日,国务院(国函38号)批准调整安庆市部分行政区划: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将怀宁县的大龙山镇、五横乡和桐城市的罗岭镇划归宜秀区管辖。宜秀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迎江区青少年宫路迁至大龙山镇。将原郊区的老峰镇、龙狮桥乡、长风乡、新洲乡划归安庆市迎江区管辖。将原郊区的十里铺乡(不含眉山、象册、苏岗、砂桥、罗冲5个村)划归安庆市大观区管辖。调整后,宜秀区辖杨桥镇,白泽湖乡、大龙山镇、五横乡、罗岭镇、菱北街道办事处。面积410.3平方千米,人口21.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0.1万人。

相关参考

宜秀区的建置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1957年10月

宜秀区的建置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1957年10月

安庆市宜秀区的历史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1957年10月

安庆市宜秀区的历史沿革

1952年安庆市升为省辖市后进行区治裁并,将集贤区改为城中区。1955年3月撤销城中区,在其所属4乡及从怀宁县划入的十里铺、集贤、肖坑、谷桥、北安、竹园、五里7乡基础上成立安庆市郊区。1957年10月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的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1736-1796)年间形成小街,名为大宥乡。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民国31年(1942)改大宥乡为罗黄乡。1950年分为罗岭乡、大王乡、石桥乡、华潭乡、梅凤乡、西峰乡。1956年合并为罗岭乡、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的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1736-1796)年间形成小街,名为大宥乡。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民国31年(1942)改大宥乡为罗黄乡。1950年分为罗岭乡、大王乡、石桥乡、华潭乡、梅凤乡、西峰乡。1956年合并为罗岭乡、

越秀区的建制沿革

越秀区秦统一中国后,设南海郡,郡尉任嚣选中了白云山于珠江之间一块负山阻海的地域(在今越秀区域内)作郡治,于前214年筑起番禺城(番禺城的遗址就在越秀区内)。此后,沧海桑田,珠江江岸南移,内湖湮没,河涌

越秀区的建制沿革

越秀区秦统一中国后,设南海郡,郡尉任嚣选中了白云山于珠江之间一块负山阻海的地域(在今越秀区域内)作郡治,于前214年筑起番禺城(番禺城的遗址就在越秀区内)。此后,沧海桑田,珠江江岸南移,内湖湮没,河涌

西秀区的历史沿革

汉为夜郎国,并置夜郎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普定路为普定府,辖安顺州、习安州、普定县和顶营长官司。普定府隶云南布政司,辖安顺、习安等四州。万历三十年(1602),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清康熙十年

西秀区的历史沿革

汉为夜郎国,并置夜郎县。明洪武五年(1372),改普定路为普定府,辖安顺州、习安州、普定县和顶营长官司。普定府隶云南布政司,辖安顺、习安等四州。万历三十年(1602),升安顺州为安顺军民府。清康熙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