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分社

篇首语: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的历史沿革

谢家集区原属寿县和凤台县,区名以旧谢家集为名。

1949年4月,淮南矿区政府设淮南区,辖蔡岗、孔集、八公、连岗、安成、山王、鸭背7个乡。7月,城镇部分设八公山办事处。11月,改称八公山镇。

1950年11月,淮南市人民政府将淮南区改称为第三区,辖钱湖、连岗、陶圩、蔡岗、沈塘5个乡。

1951年11月,淮南市第三区改称蔡岗区,所辖乡未变。

1953年5月,撤八公山镇,建八公山区(科级)。

1954年3月,寿县的廿店、隗店两个乡划入蔡岗区。7月,廿店、隗店2个乡改划为廿店、隗店、翟家洼3个乡。至此,蔡岗区辖8个乡。

1955年2月,八公山区和蔡岗区的城镇部分合并,建立八公山区(县级)。蔡岗区的农村部分划入淮南市郊区。

1956年,翟洼、廿店、沈塘3个乡合并为东津乡;蔡岗、陶圩2个乡合并为蔡岗乡。

1958年9月,钱淮高级农业社(钱湖乡)、长春高级农业社(隗店乡)、新淮高级农业社(东津乡)、迎春高级农业社(蔡岗乡)合并成立了唐山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撤销郊区,八公山区境的农村(即唐山人民公社)划归八公山区。

1960年1至3月,八公山区成立八公山区人民公社,辖7个城市分社和1个农业分社。它们是:望峰岗城市人民分社、谢家集城市人民分社、毕家岗城市人民分社、李郢孜城市人民分社、谢三矿城市人民分社、蔡家岗城市人民分社、新庄孜城市人民分社和唐山农业分社。

1961年10月1日,八公山区分置为八公山、谢家集两个区。谢家集区辖谢家集城市人民分社、蔡家岗城市人民分社、谢三矿城市人民分社、望峰岗城市人民分社、李郢孜城市人民分社和唐山农业分社。毕家岗、新庄孜城市人民分社、钱湖大队和蔡岗大队属八公山区。

该区系1961年5月23日以八公山区分置,

1962年,在谢家集城市人民分社进行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试点工作。

1963年2月18日,从唐山农业分社划出部分生产队成立永青蔬菜分社。后划入陶圩人民公社,为永青大队。

1963年至1964年,谢家集、蔡家岗、谢三矿、望峰岗、李郢孜5个城市人民分社分别更名为谢家集、蔡家岗、谢三村、望峰岗、李郢孜街道办事处。

1964年7月,从唐山人民公社划出部分生产大队成立赖山人民公社。

1965年7月,从唐山、赖山两个人民公社划出陶圩、耿皇、周郢、刘岗、永青、鸭背6个大队成立陶圩人民公社。

1968年5月易名为红卫区。

1970年2月28日,蔡家岗街道办事处划分为前进、立新两个街道办事处。

1972年7月25日,复名谢家集区。

1977年,前进街道办事处复称蔡家岗街道办事处。

1981年9月,立新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蔡新路街道办事处。

1986年,蔡新路街道办事处复称立新街道办事处。

是年5月,赖山乡划出尚安、廿店、施嘴、莲花、砂里岗村,唐山乡划出邱岗村,合并成立施家湖乡。

1989年3月12日,陶圩乡、望峰岗街道办事处合并,赖山乡的山余村划入,成立望峰岗镇。

1990年,谢家集区辖唐山乡、赖山乡、施家湖乡、望峰岗镇和谢家集街道办事处、蔡家岗街道办事处、谢三村街道办事处、立新街道办事处、李郢孜街道办事处。

1991年11月,成立平山街道办事处;赖山乡与李郢孜街道办事处合并建立李郢孜镇。

1992年2月,唐山乡与施家湖乡合并建立唐山乡,乡政府驻地在唐山。

1995年10月,撤唐山乡建唐山镇,谢家集区辖唐山镇、李郢孜镇、望峰岗镇和谢家集街道办事处、蔡家岗街道办事处、谢三村街道办事处、立新街道办事处,平山街道办事处。

相关参考

安徽省潘集区的历史沿革

潘集区境,先秦时期,属州来国,后被楚国所灭。秦代,置下蔡县,先后属泗水郡、九江郡。汉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下蔡县属沛郡。隋代,仍置下蔡县,属淮南道。唐朝,为下蔡县,属颖州。宋初为寿州,属

安徽省潘集区的历史沿革

潘集区境,先秦时期,属州来国,后被楚国所灭。秦代,置下蔡县,先后属泗水郡、九江郡。汉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下蔡县属沛郡。隋代,仍置下蔡县,属淮南道。唐朝,为下蔡县,属颖州。宋初为寿州,属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隶属宋国,西汉时期属沛郡,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区境属河南道徐州,中华民国初年,江苏置五道,区境属徐海道。咸丰十年(1860)五月捻军刘天祥部1000余人,围攻杜集寨等处,与团练激战。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隶属宋国,西汉时期属沛郡,唐朝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区境属河南道徐州,中华民国初年,江苏置五道,区境属徐海道。咸丰十年(1860)五月捻军刘天祥部1000余人,围攻杜集寨等处,与团练激战。

潘集区的历史沿革

潘集区原属凤台县,1972年为开发潘集煤田,将高皇、古沟、潘集、泥河、夹沟5个公社和架河公社杨圩、杨田、夏圩、赵前、瓜园5个生产大队,以及建设兵团的二道河农场和所属的2个生产大队等行政区域,划归淮南市

潘集区的历史沿革

潘集区原属凤台县,1972年为开发潘集煤田,将高皇、古沟、潘集、泥河、夹沟5个公社和架河公社杨圩、杨田、夏圩、赵前、瓜园5个生产大队,以及建设兵团的二道河农场和所属的2个生产大队等行政区域,划归淮南市

潘集区的建制沿革

潘集区境,先秦时期,属州来国,后被楚国所灭。秦代,置下蔡县,先后属泗水郡、九江郡。汉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下蔡县属沛郡。隋代,仍置下蔡县,属淮南道。潘集区人民政府唐朝,为下蔡县,属颖州。

潘集区的建制沿革

潘集区境,先秦时期,属州来国,后被楚国所灭。秦代,置下蔡县,先后属泗水郡、九江郡。汉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下蔡县属沛郡。隋代,仍置下蔡县,属淮南道。潘集区人民政府唐朝,为下蔡县,属颖州。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的历史沿革

毛集,先秦时期,先后属扬州、州来。秦汉时期,属九江郡(沛郡)下蔡县。三国时期,属魏国淮南郡。晋代,属淮南郡。南北朝时,属北魏下蔡郡。隋朝,属淮南道下蔡县。唐代,属颖州下蔡县。北宋,属淮南西路寿州;南宋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的历史沿革

毛集,先秦时期,先后属扬州、州来。秦汉时期,属九江郡(沛郡)下蔡县。三国时期,属魏国淮南郡。晋代,属淮南郡。南北朝时,属北魏下蔡郡。隋朝,属淮南道下蔡县。唐代,属颖州下蔡县。北宋,属淮南西路寿州;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