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元年
篇首语: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安徽太和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安徽太和县的历史沿革
一、清代以前
太和县风景图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三年(前639),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
曰“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前253),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
、新郪。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6),封赵王张敖之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封岑彭子岑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以军功封郭亮
为新郪侯。汉章帝建初四年(79),徙封殷后宋公于新郪。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581—618)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于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1131—1162)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复置县,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洪武三年(1370),改“泰”为“太”,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亳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
二、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7年1月,县境北部属鹿亳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5月,恢复太和县。
1948年全境解放。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58年12月与界首合并为首太县。
1959年4月,撤销首太县,恢复太和县,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96年,阜阳撤地建市,属阜阳市。
相关参考
三堂镇地形地貌三堂地处淮河流域,属淮北平原,位于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境内地势平坦,总体来看,西北略高于东南。三堂镇气象水文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三堂镇地形地貌三堂地处淮河流域,属淮北平原,位于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境内地势平坦,总体来看,西北略高于东南。三堂镇气象水文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宫集镇集镇名称来由宫集镇所辖二个集市:一个宫集集市、另一个朱庄集市。宫集集市是宫集镇政府所在地,按阴历双日逢集,若当月没有三十,下月的初一逢集,初二不逢集,以后双日正常逢集。解放前宫集南部称安丰寨,属
宫集镇集镇名称来由宫集镇所辖二个集市:一个宫集集市、另一个朱庄集市。宫集集市是宫集镇政府所在地,按阴历双日逢集,若当月没有三十,下月的初一逢集,初二不逢集,以后双日正常逢集。解放前宫集南部称安丰寨,属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
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据《尚书》、《禹贡》、《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史料记载,历阳周朝属扬州之邑,春秋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战国楚东侵至泗上,遂属楚。秦嬴政元年(
1956年置姥桥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8年改设镇。1996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姥桥、夏祖、马伏、油坊、黄蒲、乔山、菱湖、陈华、陈何、义和、张扬、六梁、隐驾、东江、邓周、六联、姥
1956年置姥桥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8年改设镇。1996年,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姥桥、夏祖、马伏、油坊、黄蒲、乔山、菱湖、陈华、陈何、义和、张扬、六梁、隐驾、东江、邓周、六联、姥
1949年为西埠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陡沿、高鲁、梅桥、沙桥、张闸、岚龙、新民、西埠、洪魏、汪藕、范桥、三星、茶棚、千坝
1949年为西埠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97年,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3.3万,辖陡沿、高鲁、梅桥、沙桥、张闸、岚龙、新民、西埠、洪魏、汪藕、范桥、三星、茶棚、千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