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吴忠市
篇首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历史沿革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忠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羌、戎和匈奴等古代游牧民族曾在这里逐水草、牧牛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北逐匈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沿河筑三十四县,其中有富平县,是宁夏平原最古老的城市,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在河之洲,设立灵洲县,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古城,是宁夏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的设置年代记载的古代城市。
东汉改为灵州县。
北魏为薄骨律镇,后置灵州。
隋唐亦为灵州,也称灵武郡,简称灵武。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亲临灵州(今吴忠)接受异族归附;“安史之乱”时,唐
玄宗出逃四川,太子李享在灵武(灵武郡即灵州,今吴忠)登基,灵武成了全国政治军事中心。
西夏时,党项族首领、西夏国皇帝元昊统治的腹地在吴忠一带。
成吉思汗灭西夏,设宁夏路。
1929年成立宁夏省。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月4日,设置县级吴忠市。
1954年4月,在吴忠成立河东回族自治区。同年7月,宁夏撤省归甘肃省管辖。
1955年改为吴忠回族自治州,辖吴忠、金积、灵武、盐池、同心5县。
1958年,撤州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1972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1998年,撤银南地区为地级吴忠市(同时县级吴忠市改为利通区)。
2002年,将吴忠下辖的县级市灵武归银川市管辖。
2004年,将中卫县和中宁县规划新成立的中卫市管辖。
2009年,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以吴忠市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的行政区域为红寺堡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红寺堡镇。
2009年,宁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关于深化吴忠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决定: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成立红寺堡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及相关机构;设立吴忠市利通区四套班子及部门;在同心县、盐池县实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
相关参考
夏、商、周时,为少数民族游牧地,史称“戎狄居地”。战国时秦在今盐池县置昫衍县,与乌氏县同为宁夏地区有行政设置之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昫衍属北地郡。汉初设县,名昫衍。三国时,盐池曾先后属前赵
夏、商、周时,为少数民族游牧地,史称“戎狄居地”。战国时秦在今盐池县置昫衍县,与乌氏县同为宁夏地区有行政设置之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昫衍属北地郡。汉初设县,名昫衍。三国时,盐池曾先后属前赵
秦统一中国后,市境属北地郡富平县。西汉、东汉时仍属富平县。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青铜峡市属其管辖。北周属回乐县。隋属灵武郡。唐为回乐、灵武两
秦统一中国后,市境属北地郡富平县。西汉、东汉时仍属富平县。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镇。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镇为灵州,青铜峡市属其管辖。北周属回乐县。隋属灵武郡。唐为回乐、灵武两
夏、商、周时为雍州地,战国时属义渠国,秦属北地郡。汉置三水县,属安定郡。隋时境内分属他楼县及鸣沙县,唐时在他楼县置缘州,县境西南地区属缘州,韦州仍属灵武郡鸣沙县。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韦州地置安乐州
夏、商、周时为雍州地,战国时属义渠国,秦属北地郡。汉置三水县,属安定郡。隋时境内分属他楼县及鸣沙县,唐时在他楼县置缘州,县境西南地区属缘州,韦州仍属灵武郡鸣沙县。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韦州地置安乐州
1956年设瞿靖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41~1943年为宁朔县县政府驻地。1997年,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瞿靖、蒯桥、尚桥、毛桥、马寨、时坊、雷
1956年设瞿靖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41~1943年为宁朔县县政府驻地。1997年,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瞿靖、蒯桥、尚桥、毛桥、马寨、时坊、雷
战国时属秦国地,秦统一后置富平县(驻地在今市区西南)。西汉时置灵洲,吴忠归其管辖。北魏时属薄骨律镇。后改为灵州。北周属回乐县。隋唐时属灵州。宋咸平五年(1002年),灵州为党项族占领,废州改称西平府,
战国时属秦国地,秦统一后置富平县(驻地在今市区西南)。西汉时置灵洲,吴忠归其管辖。北魏时属薄骨律镇。后改为灵州。北周属回乐县。隋唐时属灵州。宋咸平五年(1002年),灵州为党项族占领,废州改称西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