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的历史沿革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宁城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宁城的历史沿革

古都

中京是辽代中期建立的陪都,是辽圣宗耶布隆绪与北宋真宗赵恒订立“澶渊之盟”后,在原来男王设置牙帐地方兴建的,城址在今宁城县大明城。

契丹族建立辽国后,先后征服渤海国,吞并燕云十六州,成为称雄于我国北方的大国。中原地区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逐渐统一了中原及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王朝欲图夺取燕云十六州,曾发动两次大战役夺取辽南京,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形成了辽宋两大国长期对峙的局面。982年,辽景宗耶律贤去世,长子耶律隆绪即皇帝位,庙号圣宗。这时耶律隆绪年仅十二岁,由其母睿智皇后萧绰摄政,983年改年号为统和,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太后在韩德让、耶律斜轸辅佐下处理朝政,由耶律休哥率大军驻守南京,对付宋军的进攻。宋王朝乘辽圣宗新即帝位之机,派兵大举攻入辽境。辽王朝在萧太后亲自统领大军迎战下,击退了宋军,从此两国之间争战不止。1004年(辽统和二十二年,宋景德元年)在萧太后统领下,辽圣宗率大军攻入宋境,兵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统军顺国王萧挞览中弩身死;这时宋真宗御驾亲征到达澶州,两军对峙不下。宋遣曹利用与辽议和,萧太后也正有收兵北撤的意图,于是派遣韩相与宋王朝议定条件,双方经过一再讨论,确定互换正式誓书,这就是有名的“澶渊之盟”。辽宋双方议定的主要条件是:宋每年向辽交付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两国从此休兵,各自依旧保守原来边界,两国为兄弟之邦,辽圣宗年小,尊宋真宗为兄,宋真宗尊称萧后为叔母。从此以后,宋辽两国和平交往一百一十多年。

“擅渊之盟”是辽王朝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宋朝每年定期向辽朝交付的大量财物,增强了辽朝的国力。宋辽结盟后,两国间每年互派正旦使去祝贺新年,派生辰使去庆贺太后及皇帝的生日,双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日趋频繁。辽王朝为了在接待宋使时显示国富民强,又便于皇帝的“四时捺钵”,不到南边比较湿热的地方去,于是决定在上京与南京之间的原奚王府所在地方建立中京城。

宁城

奚族又称库莫奚,本是东胡一支的后裔,世居燕山东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上游地带。契丹族崛起后,吞并了奚族聚居的平川沃土,莫族避居燕山山地中。辽圣宗时,奚族分为遗里部、伯德部、楚里部、奥里南克部、北克部等小部族,统属于男王府,奚王则从奚族奴隶主中选任。男王府为辽王朝统领的四大部族之一,所属部族军为北府统领二十八部中的主力军,为辽王朝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当辽圣宗选择奚王牙帐地方兴建中京城时,奚王府便在1006年(统和工十四年)奉献出七金山下的土河川地。土河今名老哈河,七金山是老哈河北面的一座东西横亘的山梁,远望山峰呈山字形,现今将其主峰叫做草帽子山。这里位于上京与南京的当中,气温较上京地区略高,而又低于南京地区。老哈河发源燕山东北部的七老图山系的东部,在高山深谷中汇集东流,流经草帽子山南部一带时,便进入开阔地带。河北岸为平坦的冲积平川,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因此适宜于建立大城市。

辽圣宗于1007年(统和二十五年)春正月开始兴筑中京城,次年五月便初具规模。兴建中京城时,从南京地区挑选出最优秀的工匠,并确定全城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和建筑结构,都按照宋朝汴京开封府的营建制度,尽量采取中原地区的营造法式,但有结合了契丹族的一些传统习尚,创造性地发展了辽代都城的营造制度。中京城垣由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城组成,与宋汴京开封府城垣的三重城相同。外城平面为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宽约4200米,南北长约3500米,周围共长15400米,约合三十唐里。现今东、北两墙残高约一米,西、南、两墙经金元明代沿用和补筑后残高约8米。外城墙上没有马面,东北角和西北角上残存有角台痕迹。南墙正中开设朱夏门,并加筑有瓮城。在东南角上开设有中和门,由于历代改筑和河水冲毁了东南角.城墙,也就无法证实中和门的位置,也难于查找出其它门址。

宁城

内城就是皇城,位于外城内的正中偏北,两城组成回字形。城墙东西宽2000米,南北长1500米,周围共长7000米,约合十四唐里。现存西墙仍是辽代兴筑的,仅露出地表约2至3米,墙上加筑有马面,两个马面间距离约为95米;其余三面城墙都经过后来改筑和修缮过。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名叫阳德门,门址已被明代包筑在城墙中,现今地表还可看到一处马鞍形的两个突起的土包。

宫城就是大内,位于内城正中偏北,筑有东、南、西三面城墙,每面长1000米,残高3至3米,北墙也就是利用内城的北墙,墙上没有加筑马面,东南角和西南角筑有角楼,角楼址残高约15米。南墙正中开设有阊阖门,门上建有城楼,楼上有五风,完全照搬宋汴京大内的宣德楼的形制,现已荡然无存,经钻探证实了城门的位置,且得知门洞有3道。在阊阖门的东西各180米处,还发现了东掖门和西掖门的门址。

中京城的总体布局基本上采用了中原地区的都城制度,城墙和建筑物都采取南北向,城内建筑物布局对称,形成中轴线。中轴线是自外城南墙正中的朱夏门向北直至宫城南墙正中的阊阖门之间的大道为一直线,大道两侧对称布置街道、坊区、市廊、宫殿等。外城的南部城区,为汉人聚居区域,自朱夏门至阳德门之间,为一条宽达64米的中央大道,长约1500米,约合3唐里,大道中央路面略凸,在生黄土上铺一层砂砾形成道路。中央大道两侧挖有排水沟,用不规则的条石垒砌沟壁,沟上覆盖木板。排水沟的南端从南城墙下通过,用整齐石条垒砌沟壁和覆盖,形成排污涵洞,城内污水和雨水汇集流入排水沟,经南墙下送入城外护城壕,再流至城东南方排入河床内。

宁城

这是仿效宋汴京城内御街的形制,在夯筑城墙时就预先砌成排污涵洞,说明中京城在建筑前就曾有周密的设计规划。外城南部靠近南墙部分为居民的坊区。在中央大道两侧各有4个坊,共计8个坊,钻探出坊区内有东西向的街道5条,大道东西两侧各有南北向的街道3条,街道整齐布置,每个坊区的大小相近,筑有坊墙围绕,在临近中央大道的坊墙正中开设坊门。《大元一统志》记载大宁路有7个坊名,这些坊的分布情况是:东北隅有丰实坊,东南隅有宠臣坊和致用坊,西南隅有世思坊和劝善坊,西北隅有货迁坊和利通坊。此外在城址南面发现的辽李知顺墓志上记裁有贵德坊,应为东北隅缺载的坊名。在坊区筑有天方、天衢、通寰、望阙等4座市楼,现今米夏门址北约250米处,地表突起呈马鞍形的建筑址,就是一座市楼的遗迹,其余3座市楼,由于后代改建拆除,早已无踪影可考。在靠近皇城南墙的汉城北部,即坊区北面地区,分布着供应市民买卖日用物品的廊舍,东廊和西廊面而相对,形制相同,各长约250米。长廊每排各有4校,构成进深3间、宽约12米的长廊。东长廊以东地区有一处规模宏大的佛寺遗址,传为感圣寺,现今遗址内巍然屹立着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通称做大明塔或大塔,通高81.12米,是目前国内现存第二座高塔,仅次于河南嵩山嵩岳寺塔,近年修缮时曾在塔上发现有“寿昌四年(1098年)四月”等字样的墨书题记,证明大塔始建于道宗年间。西廊以西地带分布有驿馆,有接待宋朝使臣的大同驿,接待高丽使臣的朝天驿,接待西夏使臣的来宾馆等。驿馆西南方有一座佛寺遗址,现存有一座小砖塔,也是八角十三层密据式,高约25米,通称做小塔。外城西南隅是一座小山岗,通称做土山城,有一条大道自坊区北部直通至小山东坡下。在这座小山上建有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名叫镇国寺,将这座小山岗的东半部辟成阶级台地,每层台阶上都建有大小不等的建筑物。在小山顶部曾发掘一座大佛殿的基址,面阔与进深各37米,出土有佛、菩萨等造像。

皇城内没有兴筑大型土木建筑物,只发现自南墙正中的阳德门址直通至宫城南墙正中的阊阖门址间,为一条宽约4

宁城

0米的大道,大道两侧为空旷的草地,作为契丹皇帝、臣僚和戍卫官兵搭毡帐区,道旁只筑有矮墙,将这些空地遮挡起来,防止外人了解毡帐布置情况和人员居住状况。在外城的北半部东西两旁有一两处大型建筑址,这些地带是为了卫戍宫廷的士卒居住地方,既不是朝廷机构分布区域,更不是百姓居住出入场所。

宫城是皇帝及太后居住的宫殿区。自皇城南墙正中的阊阖门址向北有一条直道,直通至中央宫殿址前。中央宫殿址址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已完全塌毁,深埋在4米以下地层中。宫城南墙东侧的东掖门内,有两座宫殿址,靠南的一处面积较小,可能是一座过殿门址;靠北的—处面积较大,应是一座主要的宫殿。这两处宫殿当是武功门和武功殿,是皇帝居住和接见使节的场所。在宫城南墙两侧的西掖门内,也有两座宫殿址,情况与东掖门内分布的相同,应是文化门和文化殿,是太后居住和接见使臣的场所。

中京城的兴建,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便基本建成。后来陆续兴筑过一些宫殿和庙宇,并扩建了坊区,但总体布局未有大变化,直到辽王朝灭亡。

宁城

中京城基本建坡的第二年,宋使臣路振一行便在这里觐见了辽圣宗和萧太后。从此以后,宋王朝派遣的贺正旦使和生辰使基本上都在中京勤了辽王朝皇帝;专为某事出使的国信使,便在南京、西京或行帐中觐见,以致宋人误认为辽王朝的首都已从上京迁至中京。宋王朝派遣的使臣,返回后必须将沿途见闻及觐见情况向朝廷汇报,一般叫做《行程录》现今有两种流传下来。其中路振所著的《乘招录》,是记载中京城情况较为详细的一部,虽是建城初期的情况,但经考古发掘证实其记载得比较准确。路振记载的除城垣和坊市分布情况外,还记述了在城南的园围中射箭游乐和饮宴情况,这处有台榭的皇家园林,现今还可从地表辨认出来。宋使王曾也记载了这座园林,并说城内西南隅山岗上有座大型佛寺,这就是著名的镇国寺。宋著名文学家集贤院学士苏颂于1077年(宋熙宁十年,辽太康三年)为贺辽皇帝生辰使,亦曾游览了镇国寺,他的《魏公集》中载有“游中京镇国寺”诗一首,诗云:“塔庙奚山麓,乘招偶共登。青松如拱揖,栋宇欲骞腾。夷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纵观无限意,记述恨无能。”中京城内外的风光景色,以使宋朝使臣们大饱眼福,南园和镇国寺的观光活动也因之而载入史册。上面列举宋王朝使臣的文字记载,足以说明辽王朝建立中京城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就是为了便于与宋王朝交往,在上京与南京之间新筑一座陪都,以显示国富民强的太平盛世。辽圣宗和萧太后每年岁末和新正期间,才到中京城暂住,在接待了宋

朝正旦使和生辰使之后,依然按照“四时捺钵”的传统习尚,出居野外的行帐之中。扈从皇帝的重要臣僚,在中京时也是暂住在毡帐之内,没有在中京城内建筑庞大的朝廷机构;经过考古钻探发掘,也没有在皇城内找到官署建筑址。认为辽王朝首都已迁到中京的说法,也就根本上不能成立。

宁城

中京城初建时,曾仿唐代的坊市制度,将居民区的坊与市肆所在的廊舍分开建筑。路振出使中京时,不曾见到坊内居住的汉人,不许出坊门迎接宋王朝使臣:汉族居民被手持挺杖的契丹官兵打退回坊中,说明当时的坊为全封闭式的,只要把守住坊门,便不能自由出入坊区。辽王朝和平时期的长期延续,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日益加深,社会生活也随着有了很大的变化。生活在中京城内的汉人,大多数已不是或原来不曾是奴隶身份,而是从事手工业、商业、文娱和宗教职业者,迫切要求发展城市经济,于是冲破坊与市分离的限制,在坊内和临街的坊墙上开设店铺门面,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坊区内也不仅有居民住宅,而且有了作坊、店铺和底字;进而将建城初期的16个坊扩展为8个坊。

1122年(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金军攻克辽中京城。金王朝初期仍称做中京大定府。1153年(贞元元年)改称为北京路,设置有留守司、都转运司、警巡院等宫署。金军攻入辽中京城时,将宫城内宫殿全部毁灭,夷为一片平地,金王朝设置北京路时,在原辽中京外城南部改筑了一座新的城市,以原有皇城的南墙为北京路城垣的北墙,以原外城南墙当中的一段为南墙,自皇城东南角和西南角直对南墙筑起新的东墙和西墙。金北京路的城垣就成为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的横长方形。在新筑的东墙正中开设一座城门,名叫长乐门;南墙正中的城门是沿用辽代的朱夏门;北墙和西墙上没有发现门址,还不能确定原来是否筑有城门。城内正中的南北大道已不再是辽代的宽广大道,而是在原有大道两边上兴筑了临街的店铺,街道缩小为宽15米;城内保留了中心市楼,将辽代兴筑的其余3座市楼拆除。坊区仍保留了辽代的坊名,但各坊的坊墙基本上已被推倒,改建为布局整齐的衔巷,街巷内有了作坊和店铺。城内西部为官署所在区域,北京路大定府设在城内西南隅。金代还曾在辽代宫城的废墟上兴筑了一座于城,长宽各约250米,只局部利用辽代旧城墙,并加土增筑,作为屯兵用的军营,因此在于城内没有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蒙古灭金后,仍称为北京路大定府。1260年(中统元年)元王朝在这里设置了北京路宣抚司,后又曾在这里设宣慰司、行中书省(行尚书省)等机构,管领着兴中府及义;瑞、兴、高、锦、利、惠、川、建、和等十州,约为今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以南地带及东北三省部分地区。1262年(中统三年)将兴州和松山县划归为上都路管辖,直属于中书省。1268年(至元五年)兴中府降为州,改北京路为大宁路。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改称武平路,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又恢复大宁路名称。1318年(延祐五年)将大宁路划归辽阳行中书省管领,只领有七县二州。元代基本上是沿用金代城垣,城内居民较金代增多,更为繁荣昌盛,南北大街两旁店肆林立,街道变得更为狭窄,仅宽8米许。官署位置没有变化,仍在城内西南隅,只是下属机构增多后,已分散到各个街坊中。

都指挥使司令牌

元王朝灭亡后,大宁路境内的汉人流入内地。1380年(洪武十三年)明王朝军队进驻大宁路,改称为大宁府,不久后便撤退。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王朝派冯胜率大军进驻大宁,设置了大宁卫,后又分为大宁左、中、右、前、后等五卫。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在此设置了大宁都指挥使司,后改称北平行都指挥使司。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封第十七子朱权为宁王,派遣他负责镇守大宁。—1403年(永乐元年)宁王封地改在江西南昌,大宁都指挥使司及所属大宁卫等卫所都迁入内地,从此以后,这座历史名城便成为一片废墟。

明王朝管领下的大宁城,主要是屯兵据守,城内居民为宁王府所属官吏差役、军人及其家属等,城郭已变成一座军事性质的边防城。因此,明王朝军队加强了城郭的防御设施,在原辽代皇城的西南方,即辽代外城南部的西则,新筑了一座小城,南北长约620米,东西宽约500米,南墙正中开设城门,并在四周开掘城壕,作为宁王府所在地,今讹称做“紫金城”。并在原辽中京城内西南隅的小山岗上加筑一道城墙,东连金元城垣的西墙当中,西接辽代外城的西南角,作为驻守的制高点,以保卫宁王府的安全。这座小城今名做“土山城”,现今在南北两墙上还残存有南北两门,并加筑有瓮城。

这座在我国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名城,自兴筑辽中京城起,一直沿用到明代永乐元年,大约延续了四百年之久。昔日的繁荣昌盛已不复存在,但城垣遗迹依然耸立地表,可供人们观光游览。城内遗存的辽代佛塔,至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名胜,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佛诞日)在大塔下举行的庙会是当地传统的盛会,届时各族群众数十万人聚集,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大会。

相关参考

东北宁城县的历史沿革

宁城县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素有“千年古都、山水宁城”之称。夏商以来,先后有鲜卑、契丹、女真等十几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从战国时期起,属右北平郡管辖,西汉将右北平郡治所设于平刚(今县内黑城)。辽代设中京大

东北宁城县的历史沿革

宁城县历史悠久,风光秀美,素有“千年古都、山水宁城”之称。夏商以来,先后有鲜卑、契丹、女真等十几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从战国时期起,属右北平郡管辖,西汉将右北平郡治所设于平刚(今县内黑城)。辽代设中京大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属于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徕宁城社区是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5310100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属于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徕宁城社区是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5310100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

徕宁城社区属于哪个街道?徕宁城社区介绍属于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徕宁城社区是新疆维吾尔喀什地区喀什市吾斯塘博依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65310100

宁城县(Ning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9.3°,北纬41,6°,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南邻河北省。元置大宁路。明设大宁卫。1947年设县。县城西有大明城,有辽中京遗址,故曰宁城。

宁城县(Ningcheng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9.3°,北纬41,6°,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南邻河北省。元置大宁路。明设大宁卫。1947年设县。县城西有大明城,有辽中京遗址,故曰宁城。

云南安宁温泉

云南安宁温泉。安宁温泉,古称碧玉泉。在昆明西南安宁城西北7公里处,膛螂川峡谷间。泉水自膛螂川东岸石灰岩壁流出,泉在山腰,宛若玉带揽山,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汤”之所在。相传安宁温泉开始发现于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