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道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道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道的历史沿革
1952年建立大直沽街公所,1954年改称大直沽街道。1956年,小孙庄街道辖区大部分划入大直沽街道。
1958年津塘路街道辖区除其东部地区外,并入大直沽街道。
1968年撤,1978年复置。
1996年,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办事处驻大直沽前街,辖西观台、前街、煤建楼、河沿街、同乐街、义乐街、田庄、六号路、西街、南北街、西宿舍、中街、东下坡、小孙庄、十号路、钢厂楼、东宿舍、五号路、东库、西库20个居委会。
相关参考
金代天津设“直沽寨”,河东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河东区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河东区是南粮北运的终点,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发展。河东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元代初年在
金代天津设“直沽寨”,河东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河东区历史上伴随漕运、南北贸易而出现、而发展。河东区是南粮北运的终点,历史上曾给天津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产业的发展。河东区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元代初年在
1952年设义信里、十一经路、六纬路3个街公所,后改称街道。1956年义信里街道与六纬路街道合并为大王庄街道,1958年十一经路街道并入大王庄街道。1961年改大王庄街公社。1963年复置大王庄街道,
1952年设义信里、十一经路、六纬路3个街公所,后改称街道。1956年义信里街道与六纬路街道合并为大王庄街道,1958年十一经路街道并入大王庄街道。1961年改大王庄街公社。1963年复置大王庄街道,
1977年由中山门街道析置。1996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办事处驻地毯路中段西侧,辖一号桥、胜利楼、汽运四、地毯路、机球五、红旗一、红旗二、工程、棉三、东风楼、詹钢、津塘一、津塘二、
1977年由中山门街道析置。1996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办事处驻地毯路中段西侧,辖一号桥、胜利楼、汽运四、地毯路、机球五、红旗一、红旗二、工程、棉三、东风楼、詹钢、津塘一、津塘二、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先民足迹,隋唐时期有人定居。元代属大都路郭州武清县,延佑三年(1316年)于直沽设海津镇,属于海津镇管辖。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设天津卫
河北区是天津市区退海成陆最早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先民足迹,隋唐时期有人定居。元代属大都路郭州武清县,延佑三年(1316年)于直沽设海津镇,属于海津镇管辖。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设天津卫
1000年以前,天津只是一个很小的村镇码头,发展的基点叫“直沽寨”。元朝以后,直沽寨“舟车攸会,聚落始繁”。1316年取“海滨渡津”之意,改称“海津镇”,同时有“津门”、“津沽”、“沽上”的别称。
1000年以前,天津只是一个很小的村镇码头,发展的基点叫“直沽寨”。元朝以后,直沽寨“舟车攸会,聚落始繁”。1316年取“海滨渡津”之意,改称“海津镇”,同时有“津门”、“津沽”、“沽上”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