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杨柳
篇首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历史沿革
杨柳青镇是中国北方历史名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镇。清代之前,杨柳青镇先后隶属章武、平舒、鲁城、武清、静海、天津等县,民国时期隶属天津县,建国后,先后隶属河北省、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西郊区(今改称西青区)。
这里曾是南北漕运枢纽码头,商贸集散地。自金代建镇始,历经元、明、清、民国诸朝至今,已过千年。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由来有三种:
一曰“有柳说”。即宋代景德至元丰年间(1004—1085年),黄河决口北流,在镇北形成“三角淀”(东淀),境内河道湖泊再次回流东下,得名“流口”。宋兵沿河界(今大清河)建立“河泺防线”,遍栽莳柳,此处为东端,因杨柳密布,又名“柳口”。经沧桑变革,历史禅延,渐更名为“杨柳青”。二曰“名人留说”。即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文人偈奚斯游历至此,见遍地杨柳青青,流水潺潺,景若苏杭,因赋诗《杨柳青谣》一首。其中有“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之句,故得名“杨柳青”。三曰“御赐钦定说”。即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沿运河(南运河)行至此地,见两岸杨柳繁茂,婀娜多姿,遂问随行大臣刘墉为何地,刘墉随口答为“杨柳青”,乾隆亦颔首称曰:“杨柳青!”被陪行的地方官传扬开去,“杨柳青”镇名遂被叫响。因有“御赐钦定”一说。
有关杨柳青镇名的含义,其异义主要是在“杨柳”二字上有两种不同的释义:一说是“杨柳”就是泛指柳树。而另一说则是把两字拆开,说“杨”就是杨树,“柳”就是柳树。这两种释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对的。然而,用在杨柳青镇名上,就是泛指柳树,绝非是指杨树和柳树。古人习惯把柳树泛称为“杨柳”是不争的事实。如古诗中有“颠狂杨柳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之句,这里的“杨柳”即指柳树,与别句中的“桃花”相对仗。再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说柳树中的垂柳,而不是拔了一棵杨树又拔了一棵柳树。从杨柳青的实际情况看,是宋兵沿河堤遍栽莳柳,柳成林成阴,得名“柳口”,显然与杨树无关。尽管杨柳青地区亦有杨树,也不能错误地把“杨柳”拆开作杨树和柳树来解释。
相关参考
杨柳青石家大院西青区境内陆地成型的年代始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是宋、辽两国的交界,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管辖,清代归属天津府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建制为天津县,属直隶省管辖。194
杨柳青石家大院西青区境内陆地成型的年代始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是宋、辽两国的交界,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管辖,清代归属天津府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建制为天津县,属直隶省管辖。194
又称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见京杭运河、海河)。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市,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吴桥、东光、泊头市、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
又称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见京杭运河、海河)。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市,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吴桥、东光、泊头市、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
据清代《天津卫志》记载,东汉末年,在今中北镇大卞庄村北彭越、吕布在此筑城屯兵,被叫做“吕彭城”。宋元时期,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始有随军移民安居并逐渐形成村落。由于村庄多依
据清代《天津卫志》记载,东汉末年,在今中北镇大卞庄村北彭越、吕布在此筑城屯兵,被叫做“吕彭城”。宋元时期,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始有随军移民安居并逐渐形成村落。由于村庄多依
辛口镇2006年2006年7月11日上辛口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06年5月18日第六埠村被评为市级示范型文明生态村。2006年8月23日市农委主任段春华到辛口镇考察农业生产建设情况,区长张国庆陪同。
辛口镇2006年2006年7月11日上辛口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06年5月18日第六埠村被评为市级示范型文明生态村。2006年8月23日市农委主任段春华到辛口镇考察农业生产建设情况,区长张国庆陪同。
西青区境内陆地成型的年代始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是宋、辽两国的交界,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管辖,清代归属天津府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建制为天津县,属直隶省管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
西青区境内陆地成型的年代始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时期是宋、辽两国的交界,明代分属河间府静海县和武清县管辖,清代归属天津府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建制为天津县,属直隶省管辖。1949年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