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鲁北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苏木

篇首语: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兴安岭鲁北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兴安岭鲁北镇的历史沿革

1922年,高义山建立“裕丰公司”,卖荒开垦建起村落。

民国13年(1924年),扎鲁特地

区才开始设县,正式设立鲁北设治局,建鲁北街。因为该地在开鲁县以北,故称鲁北县,也?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837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新潮鄙柚镁郑诼潮闭虻厍芽夹藿ǖ南卣且欢白?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3/30192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木结构、二十余间、六百平方米的房子。

民国22年(1933年),伪满洲国撤销鲁北县治,恢复东西扎鲁特旗,鲁北为东扎鲁特旗所属。

民国24年(康德二年即1935年),东西扎鲁特旗合并,旗公署设在鲁北街。随着放荒垦殖,人口的增多,在一九四七年鲁北镇才真正成为具有三百多户居民的小镇。

1956年建镇。

1958年称红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复鲁北镇建制。2001年9月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工农乡和伊和背乡并入鲁北镇,2006年6月苏木乡镇再次机构改革,毛都苏木并入鲁北镇,目前鲁北镇是由原鲁北镇、工农乡、伊和背乡、毛都苏木4个苏木乡镇合并构成。

据扎鲁特旗的出土的石镞、石叶、石核、石碓、石凿、石刀、石锄、石镰、石斧……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证明,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根据记载,商周至秦汉时期,这片土地属于东胡人的牧场。汉至晋朝时期,系乌桓、鲜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契丹住地。辽代,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金朝时期,金界壕以南

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属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时期,归于乌梁海三卫占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内喀尔喀五部,征服三卫之一的泰宁卫,附属于察哈尔部。乌巴什继承其父和尔朔齐哈萨尔诺颜之位,自称伟徵诺颜,驻牧于泰宁东部。对所管辖的部号称扎鲁特。从此“扎鲁特部”这一名称开始载于史册。

天聪二年(1628年)归属后金。皇太极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尔沁部和扎鲁特部的势力,于天聪五年(1631年)对蒙古地区开始实行军政令统一的旗(和硕)佐领(苏木)制度。从此以后,扎鲁特部在行政和军事上,失去了传统的自主权力。天聪十年(1636年),后金改名为大清国,整个内蒙古49旗完全置于清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内齐为多罗贝勒,并由内齐之子桑嘉布继承其父多罗贝勒爵位,占有扎鲁特部原有牧地和部众,赋予扎鲁特旗札萨克之职,世袭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为多罗达尔汗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尔继承其父多罗达尔汗贝勒爵位,从扎鲁特部划出一部分牧地和部众据其所有,赋予扎鲁特旗札萨克之职,世袭罔替。所领的牧地为扎鲁特右翼旗。自此,原为一体的扎鲁特部,分为并立的扎鲁特左翼和右翼两个行政旗。旗以上设盟,扎鲁特左右二旗属昭乌达盟。

中华民国建立后,其本上沿袭清廷的行政体制,原理藩院改为蒙藏院,其下属机构如故。直奉军阀之间混战之际,为在蒙古地区扩展势力,把热河作为前沿阵地,袁世凯委托热河都统(后改称省长)直接掌握和监督昭乌达盟管辖下的各旗县事务。设县和没治局,着手开发垦殖蒙地,大抓财政税收,以补充战乱所需的大笔开支。

民国12年(1923年)12月27日,热河都统委任高义山为鲁北没治委员兼备队统领官。

民国13年(1924年),高义山正式建鲁北没治局(鲁北县)。在扎鲁特左右二旗的领地上,出现了旗县分治的局面。县管开垦区,旗管未开垦区。旗县同时存在,县居旗之上。

民国22年5月(1933年5月),伪满洲国在热河省昭乌达盟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设置兴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388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鞣质。ㄊ』峥常程刈笥叶旃樾税参鞣质」芟剑铣潮毕刂谩?/p>

民国24年4月(1935年5月),伪满洲国政府下令,原扎鲁特左右二旗合并为一个扎鲁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鲁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

1945年11月,扎鲁特旗成立临时政府。

1946年1月,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3月,扎鲁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隶属于昭乌达省政府。

1946年承德“四·三”会议以后,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乌达省改称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隶属热河省。扎鲁特旗自治政府改为扎鲁特旗民主政府。

1946年8月,中共昭乌达盟委员会组成扎鲁特旗工作委员会,到扎鲁特旗开展工作。

1947年5月,扎鲁特旗划归辽吉省哲里木盟,1947年 7月,成立扎鲁特旗政府。

1948年8月,辽吉省撤销后,隶属于辽北省哲里木盟。

1949年4月,随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49年10月1日,改为扎鲁特旗人民政府。

1969年7月5日至1979年5月30日,隶属于吉林省。

1979年5月,随哲里木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国务院撤销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扎鲁特旗归通辽市管辖。

相关参考

北镇市的历史沿革

北镇市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尧时地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夏商时复属冀州。北镇市万紫山西周时为燕国封地,东周战国时属燕国的辽东郡。秦属辽东郡。西汉时在此设无虑县,并于境内置辽东郡西部都尉府,上属幽州刺

北镇市的历史沿革

北镇市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尧时地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夏商时复属冀州。北镇市万紫山西周时为燕国封地,东周战国时属燕国的辽东郡。秦属辽东郡。西汉时在此设无虑县,并于境内置辽东郡西部都尉府,上属幽州刺

抚北镇的历史沿革

抚北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居民。公元前,抚北先后隶属扬州、百越、楚国、九江郡、豫章郡、南城县等管辖。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建立临汝县,始为临汝县所辖。之后至1966年划归抚州镇之前虽县名反

抚北镇的历史沿革

抚北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居民。公元前,抚北先后隶属扬州、百越、楚国、九江郡、豫章郡、南城县等管辖。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建立临汝县,始为临汝县所辖。之后至1966年划归抚州镇之前虽县名反

锡山区锡北镇的历史沿革

锡北镇辖2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八士居委会、张泾居委会、新坝村、八士村、联新村、劲丰村、斗山村、东房桥村、春凤村、光明村、寨门村、泾新村、泾西村、周家阁村、新明村。镇人民政府驻张泾锡港公路旁。距区政

锡山区锡北镇的历史沿革

锡北镇辖2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八士居委会、张泾居委会、新坝村、八士村、联新村、劲丰村、斗山村、东房桥村、春凤村、光明村、寨门村、泾新村、泾西村、周家阁村、新明村。镇人民政府驻张泾锡港公路旁。距区政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镇的历史沿革

城北镇地处普安镇郊区,今普安城区自南北朝到2003年期间一直是今剑阁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北镇境域历史上长期隶属设治于普安的建制管辖,普安设治以前先后隶属梓潼县、当德县、汉德县,普安设治以后先后隶属南安县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镇的历史沿革

城北镇地处普安镇郊区,今普安城区自南北朝到2003年期间一直是今剑阁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北镇境域历史上长期隶属设治于普安的建制管辖,普安设治以前先后隶属梓潼县、当德县、汉德县,普安设治以后先后隶属南安县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的历史沿革

据清代《天津卫志》记载,东汉末年,在今中北镇大卞庄村北彭越、吕布在此筑城屯兵,被叫做“吕彭城”。宋元时期,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始有随军移民安居并逐渐形成村落。由于村庄多依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的历史沿革

据清代《天津卫志》记载,东汉末年,在今中北镇大卞庄村北彭越、吕布在此筑城屯兵,被叫做“吕彭城”。宋元时期,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远征蒙古,始有随军移民安居并逐渐形成村落。由于村庄多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