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蕲县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志高品高,志下品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埇桥区蕲县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埇桥区蕲县镇的历史沿革

西周大分封时在蕲地设立诸侯国。春秋末年,蕲地属宋。战国时期蕲地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在全国建立郡县制度。蕲地设县名蕲县,属泗水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泗水郡改为沛郡,郡治相城,蕲县隶属沛郡。

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沛郡改为彭城郡,蕲县隶属彭城郡。

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彭城郡复改为沛郡;蕲县隶属沛郡。

王莽建新朝(公元9年),在蕲县设蕲城郡。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沛国分置谯郡,蕲县废郡隶属谯郡。

三国魏,蕲县属谯郡。三国后期蕲县属魏国汝阴郡。

西晋初年,蕲县属谯郡。

南朝宋,在蕲县设置谯郡;南朝齐时在蕲县设北谯郡;南朝梁时在蕲县设置蕲城郡。北魏蕲县为南兖州。北朝齐后期在蕲县设置仁州,并析置龙亢郡。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谯郡辖蕲县。

武帝永明九年(491年),改蕲县为蕲城郡。

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复置蕲城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蕲城郡废。隋炀帝大业初,仁州废复为蕲县,隶属彭城郡。

唐太宗贞观年间蕲县隶属徐州。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将毂阳(今固镇南)并入蕲县。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宿州,蕲县隶属之。

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宿州废。

七年(833年)于蛹桥复置宿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宿州建为保靖军节度使,属淮南路。蕲县属淮南路。

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蕲县属淮南东路。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废蕲县,并入宿州,隶属归德府(今商丘)。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宿州先后改属临濠府、中立府、凤阳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置江南省,宿州改属江南承宣布政使司,蕲乡隶属宿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宿州改为宿县。蕲县为宿县16个辖区之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宿县湖沟设第六区署,蕲县集属宿县第六区署。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日伪多种政权并存,归属错综复杂。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所辖蕲县地区先后归宿蒙、宿灵、宿怀县领导;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蕲县属宿南区抗日民主政府管辖;日伪政权蕲县归属湖沟。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蕲县属国民政府宿县湖沟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蕲县属宿怀县宿南区,区洽蕲县集。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怀远县与宿怀县合并,1945年划归宿怀县的蕲县区归属宿县。

1958年9月,蕲县人民公社成立,公社管委会治所设在蕲县集。

1961年10月,重建蕲县区,驻地蕲县集。

1969年2月,区划调整,新的蕲县人民公社建立,驻地蕲县集。

1992年3月,宿县并人宿州市(地辖市),蕲县镇隶属宿州市。撤区并乡建蕲县镇,驻地蕲县集。

1999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蕲县镇隶属宿州市埔桥区。

相关参考

埇桥区符离镇的历史沿革

符离镇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符离始建于周,战国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在今苏皖北部设泗水郡,始建符离县。汉属沛国沛郡。王莽新政乱改地名,把符离改为符合,三国划属谯

埇桥区符离镇的历史沿革

符离镇因北有离山地产苻草而得名,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符离始建于周,战国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在今苏皖北部设泗水郡,始建符离县。汉属沛国沛郡。王莽新政乱改地名,把符离改为符合,三国划属谯

宿州市埇桥区的历史沿革

埇桥地区历史悠久,但建区时间不长,系由原县级宿州演变而来。区境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于埇桥镇,以符离、虹、

宿州市埇桥区的历史沿革

埇桥地区历史悠久,但建区时间不长,系由原县级宿州演变而来。区境位于古汴河南岸,古称埇桥镇。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徐夷、淮夷等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于埇桥镇,以符离、虹、

漷县镇的历史沿革

“漷”在新华字典中注释:地名,在北京市通州。“漷”字的解释是指古水名、古县名。关于“古县名”是指北京通州区的漷县镇。同时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京东古城。因曾设县治而得名。汉代的时候,今天的漷县镇称霍村。

漷县镇的历史沿革

“漷”在新华字典中注释:地名,在北京市通州。“漷”字的解释是指古水名、古县名。关于“古县名”是指北京通州区的漷县镇。同时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京东古城。因曾设县治而得名。汉代的时候,今天的漷县镇称霍村。

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六年(1795年)镇境隶犍为县中里,民国24年(1935年)置牛华镇,隶犍为县第四区,辖21条街38保。民国38年(1949年),镇境以北小部分属云华乡,隶乐山县第二区。1950年8月隶犍为县

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六年(1795年)镇境隶犍为县中里,民国24年(1935年)置牛华镇,隶犍为县第四区,辖21条街38保。民国38年(1949年),镇境以北小部分属云华乡,隶乐山县第二区。1950年8月隶犍为县

刘洞镇的历史沿革

白菜刘洞以乡镇行政单位存在迄今有五十多年历史,1952年随县镇建制开始,便有了“刘洞区”存在(乡级单位)。辖区内有刘洞、江峪、井沟、周庄、会沟、洋溪6个公社,35个生产大队,3万多人。1975年6月撤

刘洞镇的历史沿革

白菜刘洞以乡镇行政单位存在迄今有五十多年历史,1952年随县镇建制开始,便有了“刘洞区”存在(乡级单位)。辖区内有刘洞、江峪、井沟、周庄、会沟、洋溪6个公社,35个生产大队,3万多人。1975年6月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