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剑阁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的历史沿革
普安镇南北朝
南朝宋
今普安镇自南北朝初年至公元2003年间历为郡、府、州、县驻地。
南北朝南朝宋元嘉(424-453年)初期,
于汉德县(治今汉阳镇)境内侨置南安郡、南安县,郡、县同治南安(今普安镇),领桓道县、中陶县2侨置县。此为今普安镇最早建制之始。
南朝宋大明(457-464年)中期,南安郡始改侨置为实郡,辖南安县(治今普安镇)、白水县(治今店子乡)、华阳县(治今王河镇南)、梓潼县(治今梓潼县文昌镇)4县及南秦州寄治的桓道县、中陶县2县。
南朝齐
南朝齐(479-502年)时代,南安郡辖南安县、白水县、华阳县及乐安县、桓道县2侨置县,梓潼县划梓潼郡管辖。
南朝梁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始在南安县设立南梁州,辖南安郡(领县未变)、辅剑郡(扶风郡更名)和南新巴郡,南梁州、南安郡、南安县同治南安(今普安镇)。天监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间30年,南梁州3郡及属县并入北魏。南朝梁末年,武陵王据蜀称帝,改南梁州名安州,仍领原郡县。
西魏
北朝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先下安州,始通巴蜀,西魏改安州为始州,同时将南安更名为普安,此为普安得名之始,领4郡6县:普安郡辖普安县、永归县(白水县更名);黄原郡辖黄安县(华阳县改置)、茂陵县(自辅剑郡改隶,后废);安都郡(辅剑郡更名)辖武连县(武功县更名);潼川郡(驻今梓潼县石牛铺)。始州、普安郡、普安县同治普安(今普安镇)。
北周
北周时,始州隶属利州总管府,仍辖普安郡、黄原郡、安都郡、潼川郡4郡,除茂陵县废除外,安都郡增领胡原县(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年]分北巴西郡阆中县西境新置县,治今香沉镇群英村)。
普安镇隋唐五代
隋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制,普安郡撤销,
始州辖普安县、永归县、黄安县、安寿县、武连县、胡原县(开皇七年[587年]更名为临津县)、阴平县(由龙州来属,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阴平村)7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制为郡制,始州改为普安郡,领县未变,安寿县复名为梓潼县(治地移至今梓潼县连枝坝)。
唐
唐朝时普安已成为军州重镇。武德元年(618年),普安郡复改为始州,属利州总管府(都督府),贞观六年罢利州总管府(都督府),始州改属剑南道及剑南东川节度。圣历二年(699年)新置剑门县,属始州。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改始州为剑州,“取剑阁为名也”。至此,剑州之名始见于世。天宝元年(742年)改剑州为普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剑州,领普安县、黄安县(唐末更名普成县)、武连县、梓潼县、阴平县、临津县(迁治今白龙镇)、永归县、剑门县8县。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剑州先后为前蜀、后唐、后蜀领地,领县未变,属昭武军节度。
普安镇宋元明清
北宋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置剑州普安军,属西川路,仍领原县。乾德五年,废永归县并入剑门县。开宝六年(973年)剑州普安军改属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改属川峡路。咸平四年(1001年)后属利州路。景德二年(1005年),剑门县改隶属剑门关都监。景德三年(1006年)剑门关直隶京师,以东京兵出戍,剑州只领6县。熙宁五年(1072年),剑门关、剑门县析而为二,
皆复隶属剑州,并废临津县并入普安县。元符中,剑门关改隶属于剑门县,“敕县令通管关事”。
南宋
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后,利州路分为利州东路、利州西路二路,几经分合,剑州均属利州东路。隆兴二年(1164年),因普安郡王(后即位为宋孝宗)“藩邸”升剑州为普安军节度。绍熙元年(1190年)再升为隆庆府。
隆庆府知府费少南,于绍熙元年(1190年)大兴土木,整修府城。宝祐三年(1255年)蒙古军攻蜀,隆庆府治所移至苦竹寨(今剑门关镇朱家寨)。
府城被元军毁为废墟。
元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庆府为剑州,废普成县、剑门县并入普安县,阴平县因战乱荒废。泰定(1324年至1328年)中,废武连县并入梓潼县,剑州领普安县、梓潼县2县,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广元路。元末,剑州为明玉珍夏国辖地,领县未变。
明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废普安县,辖区并入剑州直辖,后不复置。洪武九年(1376年)废剑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剑州,领梓潼县、江油县(治今江油市武都镇)2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治今阆中)。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江油县划属龙州。明末,剑州为张献忠大西政权领地。
洪武初年至明末170余年中,相继经过三次较大的修城工程,州衙建在城中央高阜处,第三次重建城墙,设六洞城门,采用六料条石,一丁一顺,白灰座浆,层层错缝构筑。
清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剑州领梓潼县1县。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县划属绵州,剑州始无领县,遂成“单州”。
同治十一年(1872年),剑州所辖普成、剑门、广义3乡改划为13保,设普安保(治州城)。
普安镇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剑州直隶四川省军政府,辖剑门、武连2分州。
民国2年(1913年),剑州改为剑阁县,辖剑门、武连2分县。
县公署设在原州衙内。
民国三年(1914年),废剑门、武连分县,剑阁县划属四川省嘉陵道。
同年废城、镇、乡建制,剑阁县所辖原13保改为13团,名称及区域仍旧,撤销城厢建制,普安保改为普安团。
民国19年(1930年),改团为区,普安团分为普安一区、普安二区。
民国七年(1918年)至二十三年(1934年)四川“防区”时期,剑阁县先后为靖国军吕超、靖川军刘存厚、川北边防军王鸿恩、第二十九军川西北屯殖军田颂尧的防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5年(民国24年)4月,
剑阁疆域隶属中国工农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设普安县(治县城)、赤化县(治今鹤龄镇)、金仙县(治今金仙场)3个县苏维埃政权。普安县下设有普安区、普安镇苏维埃政权。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川政”后,6月,设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并恢复设置剑阁县,四川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暨保安司令部驻剑阁县城,辖剑阁县、昭化县、广元县、苍溪县、阆中县、江油县、彰明县、平武县、北川县9县。
同年秋,剑阁县将16个区整理合并为6个区署,普安一、二区改为第一区(治普安)。
川陕公路建成后,县城地当川陕要冲。
民国29年(1940年)8月,废除普安联保,设普安镇,撤销第一区署改设指导区。
民国34年(1945年)全县定乡镇编制,普安镇定为甲等镇。
民国35年(1946年)10月,剑阁县重新调整政区,第一区辖普安镇、北庙、西庙、柳沟、武连、龙源、白龙、杨村、碑垭9乡,132保,1303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增辖青川县、旺苍县,辖县达到11个,一直到民国38年(1949年)为止。此间,普安为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加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各级机构内迁,城区党政军机构增多,难胞留城,军队过境,各种往来活动频繁,到民国38年(1949年)普安已成川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
普安镇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剑阁县城,剑阁解放,普安镇为剑阁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0年1月,改设城关镇,同时剑阁县改属川北行署区(川北人民行政公署)剑阁专区专员公署。
1953年,剑阁县改属绵阳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改为绵阳地区[绵阳地区行政公署])。
1958年4月设城郊乡,9月改为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城关区更名为龙泉区,城关镇更名为普安镇,城郊人民公社更名为剑城人民公社。
1984年初恢复乡镇建制,剑城人民公社改为剑城乡,6月,剑城乡并入普安镇。
1985年5月,剑阁县由绵阳地区划归地级广元市管辖,普安镇改属广元市剑阁县。
2000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普安镇迁址下寺镇;2003年9月28日,剑阁县人民政府驻地正式迁至下寺镇。
随后,中共剑阁县委、剑阁县政府设普安商贸园区,旋即撤销。县城迁址后,普安仍然是全县的经济、交通、人口与商贸中心。
2006年6月,剑阁县正式撤销11个督导室,普安督导室撤销,结束了“县辖区”的历史,普安不再是原普安区的县级派出行政中心,但仍承担原普安区所辖区域的部分由县级派出的县级职能。
2014年7月,普安镇与白龙镇、下寺镇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相关参考
元山镇古代时期今元山镇境域古时先后为梓潼县、华阳县、黄安县、普成县、普安县、剑州属地。南北朝刘宋大明(457至464年)间,今元山境域隶属华阳县(治今剑阁王河镇南),属南安郡(治南安县,今剑阁普安镇)
元山镇古代时期今元山镇境域古时先后为梓潼县、华阳县、黄安县、普成县、普安县、剑州属地。南北朝刘宋大明(457至464年)间,今元山境域隶属华阳县(治今剑阁王河镇南),属南安郡(治南安县,今剑阁普安镇)
开封镇古代时期今开封镇境蜀汉、两晋时属梓潼县境域。南北朝南朝齐时(479至502年)于此地置华阴县,属益州扶风郡(治今剑阁汉阳镇)。隋时属始州(治今普安镇)武连县(治今剑阁武连镇)。唐先天二年(713
开封镇古代时期今开封镇境蜀汉、两晋时属梓潼县境域。南北朝南朝齐时(479至502年)于此地置华阴县,属益州扶风郡(治今剑阁汉阳镇)。隋时属始州(治今普安镇)武连县(治今剑阁武连镇)。唐先天二年(713
鹤龄镇清代及以前今鹤龄镇境域古时为白水县、剑阁县、普安县和剑州辖地。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置隆礼保,为剑州13保之一,治火烧寺(今鹤龄镇)。宣统二年(1910年),办理地方自治,剑州自治行政区划
鹤龄镇清代及以前今鹤龄镇境域古时为白水县、剑阁县、普安县和剑州辖地。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置隆礼保,为剑州13保之一,治火烧寺(今鹤龄镇)。宣统二年(1910年),办理地方自治,剑州自治行政区划
城北镇地处普安镇郊区,今普安城区自南北朝到2003年期间一直是今剑阁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北镇境域历史上长期隶属设治于普安的建制管辖,普安设治以前先后隶属梓潼县、当德县、汉德县,普安设治以后先后隶属南安县
城北镇地处普安镇郊区,今普安城区自南北朝到2003年期间一直是今剑阁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北镇境域历史上长期隶属设治于普安的建制管辖,普安设治以前先后隶属梓潼县、当德县、汉德县,普安设治以后先后隶属南安县
汉阳镇古代时期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占据益州,分广汉郡葭萌县、梓潼县、白水县、涪县设梓潼郡时,在今剑阁县境内新置当德县,隶属梓潼郡,治地在今汉阳镇境内,故城名为黄芦城,是今剑阁县境内最早的
汉阳镇古代时期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占据益州,分广汉郡葭萌县、梓潼县、白水县、涪县设梓潼郡时,在今剑阁县境内新置当德县,隶属梓潼郡,治地在今汉阳镇境内,故城名为黄芦城,是今剑阁县境内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