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扶余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的历史沿革
宁江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区内长岗子青铜文化遗址、伯都讷辽金古城遗址保存完好,而且出土了大量明清瓷器,证明了宁江历史文化与中原历史文化的血脉联系。据史志记载,在西汉时期,这里是古老的岁貊人建立的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国家--夫余国的属地。
南北朝时,勿吉人灭夫余国,此地属勿吉。
隋朝时,属伯咄部。
唐代宋朝,为渤海国扶余府。
辽时设宁江州,今区名宁江就源于此。
金时,分属会宁府会宁县和隆州府利涉县。
明朝后期先后属女真塔山左卫和科尔沁蒙古。
后金立国后,复为满族(女真后代)所辖,在此立官军队称伯都讷站,后被誉为满族发祥地。
清康熙年间设伯都讷副都统,嘉庆年间置伯都讷厅,光绪年间,厅升府,更名为新城府。
民国成立后,1913年改为新城县。
1914年改称扶余县沿用至建国后。
1987年11月撤县建扶余市。
1992年6月成立松原市,此地改为扶余区。
1995年10月,恢复扶余县,县政府移至三岔河镇,
1995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松原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宁江区。当时辖8个乡镇、13个街道、82个行政村。
2005年,撤乡并镇后,有5个乡镇。
相关参考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临江建县,逐改猫耳山巡检为道江巡检;1906年改八道江巡检为县佐,驻八道江,协助县府管理八道江一带各项事务。1903年为镇江村;1935年更名为八道江镇;1936年为八道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临江建县,逐改猫耳山巡检为道江巡检;1906年改八道江巡检为县佐,驻八道江,协助县府管理八道江一带各项事务。1903年为镇江村;1935年更名为八道江镇;1936年为八道江
二道江区早期历史远古时代(约2—4万年前),通化二道江区地域已有人类生存。新石器时代(约5—6千年前),早在6000多年前,通化市浑江两岸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渔猎稼穑,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
二道江区早期历史远古时代(约2—4万年前),通化二道江区地域已有人类生存。新石器时代(约5—6千年前),早在6000多年前,通化市浑江两岸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渔猎稼穑,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
公元前22世纪,这里属于早期肃慎王国。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扶余国(都城长春),扶余国的农业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位于松花
公元前22世纪,这里属于早期肃慎王国。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农业制国家——扶余国(都城长春),扶余国的农业畜牧业已经十分发达,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位于松花
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部落车家——夫余国,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清代,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伯都讷城是清初“边外”(柳条边)
扶余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初期,这里便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部落车家——夫余国,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清代,属吉林将军伯都讷副都统辖地,副都统驻伯都讷城。伯都讷城是清初“边外”(柳条边)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民国时为六区,日伪统治时为六区,1938年为三岔河街,1946年4月为第十区,1947年为三岔河区,……2001年三岔河镇被吉林省批准为中心镇。2006年乡镇合并后,新城局农业示范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民国时为六区,日伪统治时为六区,1938年为三岔河街,1946年4月为第十区,1947年为三岔河区,……2001年三岔河镇被吉林省批准为中心镇。2006年乡镇合并后,新城局农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