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台南市下营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遗址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台湾省台南市下营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湾省台南市下营区的历史沿革
考古学者曾在辖区内的右武卫遗址,发现陶罐口、青花瓷和大型巴图,年代可能与乌山头遗址相当,约在西元前800年至前500之间。其中的“大型巴图”亦有学者称为“巴图形石器”、“巴图”或“冠头石斧”,是目前台湾史前人类所使用的最大型磨制石器。西连里西寮遗址是全台湾最大的平埔族遗址,面积长约3公里、宽2公里,年代约为西元800元,包含茑松文化与大湖文化。曾发现多具人类遗骸、陶环、陶壶、骨制工具、装饰品、玻璃器、铁器及贝饰等,数量方面远超过前期文化,为一大聚落遗址,可能是文献记载中的麻豆社。
荷兰统治时期今下营区濒临倒风内海,是平埔族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蔴豆社和萧珑社的交叉点。
明郑时期开始有规模的开发。有“右武卫”扎营在此地,而因为靠海的军营,故得名“海墘营”。明末清初时倒风内海分叉入内陆,形成港口,郑氏地图记为“梅港尾”,后来改称“茅港尾”,为今日的茅港里。属天兴县。
清治初期更因为位于南北官道上,为来往于台南府城与诸罗县城必经的中间驿站,商人云集,热闹繁华,曾被以“小扬州”来形容。行政区域设置“茅港尾堡”,下营仍归茅港尾管辖。同治元年(1862年),台南地区发生大地震,茅港尾几乎全毁。18世纪中,八掌溪、急水溪,相继改道,挟带大量土石泥沙冲入倒风内海,滨海沿岸逐渐成为陆地,导致港口淤塞。下营行政中心因而西移至现今所在地。
到了日据时期,于1896年,设“茅港尾西街”,属“茅港尾西堡”。
1920年地方制度改革,茅港尾区改称「下营庄」,划归台南州曾文郡管辖,辖下有:下营、十六甲、麻豆寮、大屯寮、茅港尾等五大字。
战后改设台南县下营乡,并设15村。2010年12月25日改称下营区、村改为里。
相关参考
新化旧名大目降,早年原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大目降”为西拉雅语TAVOCAN音译,意为“山林之地”。清朝康熙年间在“台湾县志”即有“大目降庄”之名,嘉庆年间亦出现“大目降街”名称,此间各种碑记,亦有刻
新化旧名大目降,早年原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大目降”为西拉雅语TAVOCAN音译,意为“山林之地”。清朝康熙年间在“台湾县志”即有“大目降庄”之名,嘉庆年间亦出现“大目降街”名称,此间各种碑记,亦有刻
今日善化区所在的地方,原为台湾平地原住民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目加溜湾社(Bakaloan)的活动领域。162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派人到此地采竹,被族人击退;1635年,荷兰人动用武力,族人不
今日善化区所在的地方,原为台湾平地原住民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目加溜湾社(Bakaloan)的活动领域。162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VOC)派人到此地采竹,被族人击退;1635年,荷兰人动用武力,族人不
官田区旧称“官佃”。荷治时期,此地属于“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郑时期改王田为“官田”,将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农屯垦,其中以陈永华一族承佃最多,逐渐形成汉人聚落,故称“官佃”。清领时期此地属“官佃庄”
官田区旧称“官佃”。荷治时期,此地属于“王田”,即政府田地。明郑时期改王田为“官田”,将土地交由文武百官招募佃农屯垦,其中以陈永华一族承佃最多,逐渐形成汉人聚落,故称“官佃”。清领时期此地属“官佃庄”
改隶台南府。佳里区旧称“萧垅”,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译,意为“契约之地”。昔日萧垅社与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湾社(今善化)、麻豆社(今麻豆)共称平埔族四大社。本区在明郑时期
改隶台南府。佳里区旧称“萧垅”,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译,意为“契约之地”。昔日萧垅社与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湾社(今善化)、麻豆社(今麻豆)共称平埔族四大社。本区在明郑时期
白河位于嘉南平原中部,为平原与山区的交集处,地势较后壁、盐水、新营为高,向为各类山产、农产品之集散地,亦是府城台南往北到嘉义的孔道之一。大排竹、马稠后是白河较早形成的聚落。白河市区形成肇因于关子岭山区
白河位于嘉南平原中部,为平原与山区的交集处,地势较后壁、盐水、新营为高,向为各类山产、农产品之集散地,亦是府城台南往北到嘉义的孔道之一。大排竹、马稠后是白河较早形成的聚落。白河市区形成肇因于关子岭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