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的历史沿革
Posted 曾厝垵
篇首语: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曾厝垵的历史沿革
曾厝垵社区,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至今已伍佰多年历史。明朝时,系海澄月港商船之泊地,海澄开往海外的船舶需至厦门查验,停靠于曾厝垵避风候讯。方言“沃”指泊船海湾,“湾”指舟楫出入港口。曾厝垵胡里山社的胡里山炮台,是厦门港口的要塞。始建于清光绪16年(公元1891年),清代设水师驻守,现存克虏伯大炮为世界之最。曾厝垵村在辛亥革命后,国民党曾在曾厝垵设立“海军航空处”及飞机场。1956年,成立禾山区曾塔乡群星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划归厦门大学办农场;
1960年,改为厦门地方国营思明农场;
1966年,归属厦门郊区曾塔乡管辖;
1970年,改为前线公社前哨大队;
1984年,又改为禾山乡曾厝垵村委会;
1987年9月,划区时又归思明区管辖。
2003年08月23日起,经思明区人民政府厦思政[2003]79号文件批复,由原曾厝垵村委会改制成为思明区曾厝垵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有曾厝垵社、仓里社、前田社、西边社、前后厝社、东宅社、上里社、胡里山社8个自然村。共有10个居民小组,户数1473户,总人口4252人。曾厝垵社区主要姓氏以“曾”、“黄”为大姓,“王”、“林”、“郑”、“李“诸姓都有。
相关参考
公园街道本得名于辖区内的中山公园;“开元”本得名于思明区的第一条公路,即思明第一路开元路。1950年设公园街公所,1957年改街道。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街道。1997年,面积5.5平方千米
公园街道本得名于辖区内的中山公园;“开元”本得名于思明区的第一条公路,即思明第一路开元路。1950年设公园街公所,1957年改街道。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置街道。1997年,面积5.5平方千米
1955年设中华街道,1958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中华街道。1997年,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仁安、下井、镇海、苏厝、石壁、桥亭、中华、新华、古城、霞溪、南田11个居委会。有工业、商
1955年设中华街道,1958年改公社,1979年复置中华街道。1997年,面积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仁安、下井、镇海、苏厝、石壁、桥亭、中华、新华、古城、霞溪、南田11个居委会。有工业、商
1961年设开元农场,1971年改红卫公社,1980年改梧村街道。1997年,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文灶、文新、文园、文屏、万寿北、后埭溪、金榜山、铁路、铁路南、梧村、金祥、滨东、东坪、双涵
1961年设开元农场,1971年改红卫公社,1980年改梧村街道。1997年,面积4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文灶、文新、文园、文屏、万寿北、后埭溪、金榜山、铁路、铁路南、梧村、金祥、滨东、东坪、双涵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同安县,当年即废,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五代十国闽国龙启元年(933年),正式置同安县,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海沧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同安县,当年即废,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五代十国闽国龙启元年(933年),正式置同安县,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海沧
同安县在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当年撤销,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时期升为同安县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
同安县在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当年撤销,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时期升为同安县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并吞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