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白头若是雪可替,世上何来苦心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的历史沿革
仙林街道组建于2004年9月,位于南京仙林副城,东以九乡河河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接壤,南与江宁区汤山街道(原麒麟镇)相接,西与马群街道和玄武区玄武湖街道相邻,北以312国道中心线为界,与栖霞街道和尧化街道相连,辖区与仙林大学城相迭。行政区域面积23.17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居委会。11家商品房小区,高等院校12所,知名中小学5所,常住人口2.2万余人,在校生约12.8万人。1959年10月,南京农场由东流迁至仙林,市政府将仙林作为建立发展副食品的生产基地。
1962年仙林农牧场成立,实行场带队的体制。
1993年仙林农牧场与美国亚兰湾公司合作开发,成立南京亚东实业有限公司。2002年3月,仙林划归栖霞区领导,更名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农牧场,同年实施整建制拆迁,为大学城建设拉开框架。2004年9月,仙林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仙林农牧场由区政府委托仙林街道代管。2005年3月,仙林农牧场进行改制,当年8月,改制基本结束,成立仙林农牧场托管中心,负责农牧场遗留问题处理。仙林地区作为仙林大学城的发源地,无论是在农垦时代作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还是在改革开放年代成为亚东房地产和仙林大学城开发的试验区,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业绩。
服务驻地高校和居民群众,文明和谐的新仙林建设逐年得到提升。城市管理是街道的生命线,“市容属地化、执法联动化”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在全区推广。仙林街道上下凝心聚力,正在为建设“仙林人引以为豪,全市人民最向往、最安全、最适合人居的新市区”的目标而努力奋进。
相关参考
7000年前,栖霞地区已有先民从事渔猎活动,并创造了农业文明。公元前20世纪至前17世纪,栖霞境内开始出现两大原始聚落,一为玄武湖聚落,一为东北沿江聚落。春秋战国时,栖霞地区先属吴,继属越,后属楚。秦
7000年前,栖霞地区已有先民从事渔猎活动,并创造了农业文明。公元前20世纪至前17世纪,栖霞境内开始出现两大原始聚落,一为玄武湖聚落,一为东北沿江聚落。春秋战国时,栖霞地区先属吴,继属越,后属楚。秦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它依山而建,殿堂层叠,楼阁宏伟,风景如画。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元年(483),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初由摄山隐士明僧绍捐献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寺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的东侧,藏经楼南,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根据古籍记载,隋文帝从一僧人处得到一包佛骨舍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寺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栖霞寺的东侧,藏经楼南,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根据古籍记载,隋文帝从一僧人处得到一包佛骨舍利
1131年(金天会九年,伪齐阜昌二年)置栖霞(qīxiá)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栖霞县为金代伪齐刘豫于阜昌二年(公元113
1131年(金天会九年,伪齐阜昌二年)置栖霞(qīxiá)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栖霞县为金代伪齐刘豫于阜昌二年(公元113
1996年,雄州镇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河南、水南、铺背、莲塘、郊区5个管理区(行政村)和八一街、胜利街、民主街、建国街、幸福街、城南街6个居委会;黎口镇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2.1万
1996年,雄州镇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河南、水南、铺背、莲塘、郊区5个管理区(行政村)和八一街、胜利街、民主街、建国街、幸福街、城南街6个居委会;黎口镇面积71平方千米,人口2.1万
板桥镇在民国时期因治安、经济、文教工作突出,被授予“江宁自治县示范镇”称号;1936年,南京到芜湖的铁路在板桥镇设立板桥站,后因与江浦县的“板桥站”重名,改名“古雄站”,至今仍保留在古雄村境内。板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