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的历史沿革
Posted 西街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的历史沿革
1949年置沙窝乡,1956年并入玉渊潭乡,1963年3月成立万寿路街道。1996年,面积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7万人,辖翠微路、翠微北里、翠微南里、翠微东里、翠微西里、翠微中里、电子部万寿路、电子部翠微路、后勤学院、北量、复兴路甲49号院、复兴路61号东、复兴路61号西、万寿路、万寿路西街1号、万寿路西街5号、万寿路西街10号、万寿路教工楼、中组部、海军干休所、16号院、财政部、建行、南里财建、万寿路邮电局、大件厂、铁路局中里、房管一公司、散热器厂、市电信局、太平路22号、太平路24号、房修一公司、太平路教工楼、地震局万寿路、城建二公司、地铁宿舍、万寿路甲15号、沙沟铁路、北图、城建一公司、中铁一招、金沟河干休所、武警总医院、国防大学永定路、国防大学玉泉路、铁家坟、朱各庄、沙窝东、沙窝西、太平路44号、太平路36号、北京医专、煤炭公司、苗圃、燕化、五一幼儿园、国防科工委第一干休所、市政、北锅、新华二厂、印研所、永定路、中铁建、空政文工团、北太平路17号、复兴路46号、水泥管厂、地震局五棵松、六建、十一学校、国家计委、五一小学、测绘科学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仪表局等94个居(家)委会。
2002年末,面积8.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约12.35万人,暂住人口约3.7万人,辖翠微中里、翠微西里、翠微南里、翠微路、太平路22号、太平路24号院、太平路27号、太平路44号、太平路46号、复兴路22号、复兴路24号、复兴路26号、复兴路28号、复兴路32号、复兴路40号、复兴路46号、复兴路61号、复兴路83号、通信兵、五棵松、翠微路21号、沙窝、万寿路、后勤学院、永定路、永定路西里、万寿路1号、万寿路4号、万寿路8号、万寿路甲15号、采石路7号、朱各庄10号、朱各庄、铁家坟、万寿园、万寿园西街16号等36个社区(本年新建居委会1个)。
相关参考
燕园街道成立于1981年12月。辖区即北京大学校园,受海淀区政府和北京大学双重领导,属于大院式街道。1996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中关园北、中关园南、4~7公寓、燕东园、燕南园、朗
燕园街道成立于1981年12月。辖区即北京大学校园,受海淀区政府和北京大学双重领导,属于大院式街道。1996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中关园北、中关园南、4~7公寓、燕东园、燕南园、朗
民国时期属北平市北郊区。北京解放后,属十四区第12乡,后与北太平庄、海淀、清河合并为大社。1963年4月成立五道口街道,1968年3月改称东升路街道。因与东升乡名称相同,1991年1月1日改称学院路街
民国时期属北平市北郊区。北京解放后,属十四区第12乡,后与北太平庄、海淀、清河合并为大社。1963年4月成立五道口街道,1968年3月改称东升路街道。因与东升乡名称相同,1991年1月1日改称学院路街
1949年建马神庙乡,1957年4月改马神庙街道,1958年与玉渊潭公社合并称玉渊潭街道,1963年4月重新设立甘家口街道。1996年,面积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1万,流动人口1.6万人,辖甘家
1949年建马神庙乡,1957年4月改马神庙街道,1958年与玉渊潭公社合并称玉渊潭街道,1963年4月重新设立甘家口街道。1996年,面积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1万,流动人口1.6万人,辖甘家
紫竹院街道前身是蓝靛厂街道,成立于1959年11月,1963年3月单独建置,1978年9月更名为紫竹院街道。1996年,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9.1万人,辖魏公村一、魏公村二、魏公村三、魏公村四、
紫竹院街道前身是蓝靛厂街道,成立于1959年11月,1963年3月单独建置,1978年9月更名为紫竹院街道。1996年,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9.1万人,辖魏公村一、魏公村二、魏公村三、魏公村四、
青龙桥街道成立于1963年。1996年,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辖挂甲屯、南一院、西苑、宫门前、一亩元、福缘门、大有庄、骚子营、青龙桥、安河桥、功德寺、厢红旗、肖家河、树村、化工研究院、
青龙桥街道成立于1963年。1996年,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辖挂甲屯、南一院、西苑、宫门前、一亩元、福缘门、大有庄、骚子营、青龙桥、安河桥、功德寺、厢红旗、肖家河、树村、化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