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的历史沿革
Posted 公社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的历史沿革
永宁古镇历史悠久,以永宁古城名作为镇名。这里聚八方之风物,集万古之重载。此镇在五帝时为缙云氏所都,夏商时属翼州统辖,周属幽州,战国时为燕地,秦汉为上谷郡夷县,唐末归儒州,辽、金、元时属缙山县;明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复置隆庆州时建县,名永宁。取《尚书》“其宁惟永”之意。永宁城在明清时为县治长达246年。永宁镇政府所在地—永宁城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复置隆庆州时置永宁县,取“其宁惟永之意”。永宁城在明清时为县治,长达246年。
民国初年属延庆县管辖。
1949年6月建永宁镇,以永宁城名为镇名。同年改永宁区,1958年设东风(永宁)公社,1983年改永宁区,1990年建镇。
1997年9月根据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关于调整延庆县七个边远山区乡行政区划的批复》将清泉铺乡撤销并入永宁镇,合并之后仍称永宁镇。
永宁镇古城风貌恢复工作已全面起动。首都规划委员会领导认为永宁古镇是京郊文化第一镇,被北京市列为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该城总面积为56.3万平方米,古城由新建东西南北城墙及古城墙遗址等景点构成;城有4门:东为“迎晖门”,西为“镇宁门”,南为“宣恩门”,北为“威远门”。古城中央设有“玉皇阁”一座,辐射四街;建城后,东为“文教卫生”一条街,西为“手工作坊”一条街,南为“文化”一条街,北为“明清风格”步行商业街。
可以说不到永宁你就不能真正了解延庆。位于镇中部的标志性建筑玉皇阁,高大雄伟庄严古朴,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的智慧。城中的天主教堂是延庆近代历史的见证。这里的街道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两旁的店铺也还是旧时的格局,店面不大,但东西却是主人精心准备的。这里的人纯朴善良,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四下望去,南面是庄严的玉皇阁,北面是北门口外葱郁的群山,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店铺。这一切都使你感觉象回到了古代。
原【清泉铺乡】延庆县辖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3千米。昌(平)赤(城)公路过境。
1947年属四海县,1951年划入延庆八区,1953年设罗家台乡,1958年改东风(永宁)公社罗家台大队,1961年设罗家台公社,1966年更名清泉铺公社,1983年改乡。
相关参考
镇域村落多为明、清两代建置。日本侵华时期,由伪蒙疆宣化府延庆县统治。1940年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属昌延联合县。1945年属延庆县,1948年延庆解放,属延庆二区,12月划入延庆一区。1953年建立乡
镇域村落多为明、清两代建置。日本侵华时期,由伪蒙疆宣化府延庆县统治。1940年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属昌延联合县。1945年属延庆县,1948年延庆解放,属延庆二区,12月划入延庆一区。1953年建立乡
1948年属延庆七区。1956年撤区并乡,分别建西卓家营、小河屯、张山营、姚家营4个乡。1958年划入灯塔(延庆)公社,分属西五里营、小河屯大队。1961年分别改西五里营公社、张山营公社。1963年并
1948年属延庆七区。1956年撤区并乡,分别建西卓家营、小河屯、张山营、姚家营4个乡。1958年划入灯塔(延庆)公社,分属西五里营、小河屯大队。1961年分别改西五里营公社、张山营公社。1963年并
四海本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四海地域内古文化的遗迹也随处可见,镇域村落多为明清两代建置,清属延庆洲。《延庆县志》载:“四海冶城,元时入上都通衢,创于明天顺八年。”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距今
四海本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四海地域内古文化的遗迹也随处可见,镇域村落多为明清两代建置,清属延庆洲。《延庆县志》载:“四海冶城,元时入上都通衢,创于明天顺八年。”天顺八年,即公元1464年,距今
1949年划为延庆县二区,1956年并入延庆镇,1961年建沈家营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37.3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下郝庄、孙庄、上花园、后吕庄、前吕庄、下花园、西王化营、东王
1949年划为延庆县二区,1956年并入延庆镇,1961年建沈家营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37.3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下郝庄、孙庄、上花园、后吕庄、前吕庄、下花园、西王化营、东王
2009年10月,在延庆城区设立百泉街道、香水园街道、儒林街道;2010年1月20日,香水园、儒林、百泉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15]182号)批复同意撤
2009年10月,在延庆城区设立百泉街道、香水园街道、儒林街道;2010年1月20日,香水园、儒林、百泉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国函[2015]182号)批复同意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