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凤阳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凤阳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凤阳县的历史沿革

(一)钟离古城(春秋-隋)

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攻占钟离城,钟离属楚。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钟离城又被吴王僚夺去。越王勾践灭吴后,钟离城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

秦统一中国后,钟离城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正式设钟离县。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钟离县为淮南国的领地。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杀淮南王刘安,改淮南国为九江郡,钟离县仍属其管辖。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后,改九江郡为延平郡,将钟离县改为蚕富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称钟离侯国,后又称钟离县,仍属九江郡。

三国时,钟离县属魏。

西晋时,属淮南郡。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将九江郡分为九江、钟离二郡。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钟离县为燕县,属钟离郡。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改燕县为钟离县。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钟离县属陈,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攻占钟离郡,钟离县属扬州淮南郡。

(二)濠州(隋-元)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因钟离地枕豪水,钟离郡改称豪州。大业三年,改豪州为钟离郡。隋末,为杜伏威的属地,改钟离郡为豪州。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降唐后,钟离县属淮南道豪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豪州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豪州。唐元和三年(808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

北宋时,钟离县初隶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南宋时由于金兵常南下在濠州一带骚扰,开禧二年(1206年)曾一度把州治迁往定远。

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至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三)凤阳府(明-清)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固镇一带)南8都并入凤阳县。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

清顺治二年(1645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康熙元年(1663年)改属安徽省。乾隆十九年(1754年)将临淮县并入凤阳县。乾隆二十年,凤阳县属安徽省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驻凤阳。

(四)凤阳县(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1914年)设淮泗道,道尹驻凤阳。

民国21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凤阳县属第四专区。

民国27年2月,府城被日军占领,汉奸倪道烺在蚌埠组织“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府管辖,伪凤阳县政府设在蚌埠。

民国29年“安徽省维新政府”改为“安徽省政府”后,设8个行政督察区,凤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战时期,府城、临淮关等城镇虽被日军占领,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定凤怀县、凤定嘉县、盱凤嘉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占据府城、临淮关等城镇,并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发动进攻。

民国35年8月,定凤怀县党政机关,除留少数武装工作人员坚持游击战争外,全部北撤,定凤怀、凤定嘉、盱凤嘉等县政府先后撤销。

民国36年元旦,蚌埠正式设市,从此蚌埠从凤阳分离出去。

民国37年,定凤怀县政府重新成立,民国38年1月16日,凤阳解放,2月,定凤怀县政府撤销,凤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凤阳县属江淮第四专员公署,4月改属定远专区,7月改属滁县专区。

(五)滁县管辖时期(1949年-1992年)

1949年后,凤阳划归皖北行署滁县专区。后皖北、皖南行署合并重建安徽省,凤阳划归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6年,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成蚌埠专区,凤阳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蚌埠专区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凤阳县属滁县专区。

(六)滁州市管辖时期(1993年-今)

1992年底,滁州市(地级)成立,凤阳县改属安徽省滁州市。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相关参考

汝阳县的历史沿革

唐置伊阳县。因与宜阳县同音,1959年改为汝阳县,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1999年,汝阳县辖3个镇、12个乡:城关镇、上店镇、小店镇、竹园乡、柏树乡、十八盘乡、靳村乡、付店乡、王坪乡、三屯乡、刘店

汝阳县的历史沿革

唐置伊阳县。因与宜阳县同音,1959年改为汝阳县,因县治位居汝河之北,故名。1999年,汝阳县辖3个镇、12个乡:城关镇、上店镇、小店镇、竹园乡、柏树乡、十八盘乡、靳村乡、付店乡、王坪乡、三屯乡、刘店

南方岳阳县的历史沿革

岳阳县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今天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今天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发生转移。岳阳县历史悠久,夏、商为三苗之地。西周、东周属楚。秦属长沙郡罗县。西汉

南方岳阳县的历史沿革

岳阳县以县治位于天岳山(幕阜山)之南得名,当年设置的岳阳县在今天汨罗市、平江县一带,而今天岳阳市区一带为巴陵县,后世地名发生转移。岳阳县历史悠久,夏、商为三苗之地。西周、东周属楚。秦属长沙郡罗县。西汉

崇阳县的历史沿革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置唐年县。五代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置宗阳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始名崇阳县。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

崇阳县的历史沿革

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置唐年县。五代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置宗阳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始名崇阳县。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历史沿革

汉朝,桂阳属桂阳郡郴县地。东晋建武元年(317),陶侃析郴西地置平阳县、平阳郡、县隶属郡,桂阳县建置始此。隋开皇九(589),平阳郡、平阳县俱废,并入郴县。隋大业十三年(617),萧铣复置平阳县,隶属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的历史沿革

汉朝,桂阳属桂阳郡郴县地。东晋建武元年(317),陶侃析郴西地置平阳县、平阳郡、县隶属郡,桂阳县建置始此。隋开皇九(589),平阳郡、平阳县俱废,并入郴县。隋大业十三年(617),萧铣复置平阳县,隶属

松阳县的历史沿革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松阳县属会稽郡,是丽水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置临海郡,松阳隶之。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

松阳县的历史沿革

松阳县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松阳县属会稽郡,是丽水地区建置最早的县份。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置临海郡,松阳隶之。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