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的历史沿革
Posted 都统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常市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常市的历史沿革
五常县名源于儒教“三纲五常”之“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清咸丰年间(18 51—1861年)放荒开垦,陆续建立举仁、田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遂将此地概称 “五常堡”,设治时沿袭“五常”之称。汉晋属夫余,隋属靺鞨,唐属渤海都督府,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辖区。今五常县北部地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为反击罗刹(沙俄)储备军粮,于今五常县北部的拉林镇扩建官仓,俗称“拉林仓”。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驻拉林城,隶属宁古塔将军。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设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分地管辖。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由一协领驻扎该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统兼管。1869年(清同治八年),设置五常堡协领衙门,隶属吉林将军统属。今五常县南部地区,1881年1月25日(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转呈奏准,于五常堡南30里欢喜岭设置五常厅,并于山河屯设分防经历,于蓝彩桥设分防巡检,均归五常厅管辖。隶属吉林分巡道。自是旗民分治。1882年(清光绪八年),于拉林分设巡检,归双城厅管辖。1909年4月9日(清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九日),吉林行省总督、巡抚奏请,将五常厅升改为五常府,同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批准,改厅为府,1910年1月19日(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五常府知府启用关防。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2日,吉林行省公署通令,改五常府为五常县。
1914年6月,隶属滨江道。192 9年2月,裁撤道区,由吉林省直辖。是时,全县总人口22.7万人,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哈南专区,后归松江省直辖。
1947年1月,以五常县山河镇以南地区与舒兰县部分地区设置山河县,隶属吉北行政区;同年11月,撤销山河县,并入舒兰县。
1948年6月,将原划归山河县的五常县部分地区划回五常县管辖。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由黑龙江省直辖。195 6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拉林县,并入五常县。
1958年8月,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19 60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1965年6月,划归新设立的松花江专区管辖。
1992年,五常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拉林河上游。北依阿城市,东、东南与尚志市、海林市和吉林省敦化市毗邻,南、西南与吉林省舒兰市、榆树市接壤,西北与双城市相连。全县总面积7512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1个镇、17个乡,其中民族乡(镇)6个。县境北部是满族聚居的地区,有5个满族乡(镇);中部有朝鲜民族乡1个。
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9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 .2万人;满、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6.2%。县政府驻地五常镇。
相关参考
清咸丰年间称五道荒、立集店,后改为山河屯。民国时期,集镇扩大,称为第二区。伪满时设山河屯街公所。1945年光复后归吉林省吉北专署所辖,1947年1月成立山河县后为县治所在地,同年11月撤销山河县改为舒
清咸丰年间称五道荒、立集店,后改为山河屯。民国时期,集镇扩大,称为第二区。伪满时设山河屯街公所。1945年光复后归吉林省吉北专署所辖,1947年1月成立山河县后为县治所在地,同年11月撤销山河县改为舒
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1993年设市。
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1993年设市。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马头水乡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已有农民在此务农,民俗文化发达,悠久的历史为马头水乡留下丰富的人文景观。多福寺、龙泉寺、土堂大佛等遗迹多达30余处。至今保留有600多年的历史遗迹,如墙门,庭院、碑刻、砖雕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
【广州历史】广州历史上名称有南海郡(前汉、晋代、隋代)、番禺、广州都督府(唐)、广州(宋)、广州路、广州府、番州、兴王府、广州市等。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
四川名字由来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建制沿革四川历史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