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Posted 北斗

篇首语:学新温故,学以致用,总结提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丰顺县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阳县之丰顺镇置县,有丰溪水。县因镇名,镇因水名,取意吉祥。

2000年,丰顺县辖24个镇。总人口449769人,各镇人口: 汤坑镇 69586 附城镇 33148 东联镇 5587北斗镇 8779 汤西镇 35599 汤南镇 29633 埔寨镇 22617 上八乡镇 5411 下八乡镇 6843 丰良镇 34453建桥镇 18201 龙岗镇 11307 潘田镇 22965 仙洞镇 5471 黄金镇 25800 留隍镇 32708 东留镇 16708 茶背镇 10462 大龙华镇 6831 径门镇 6983 潭江镇 12544 潭山镇 5028 小胜镇 10803 砂田镇 1230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丰顺县

2002年,丰顺县辖24个镇(汤坑、丰良、潘田、黄金潭江、留隍、汤南、埔寨、汤西、附城、建桥、龙岗、仙洞、径门、小胜、潭山、东联、东留、茶背、北斗、砂田、大龙华、上八乡、下八乡),261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丰顺县辖24个镇(附城、东联、北斗、上八乡、下八乡、建桥、龙岗、仙洞、东、留、茶背、大龙华、径门、潭山、小胜、汤坑、丰良、留隍、黄金、潭江、砂田、潘田、汤西、汤南、埔寨),共有18个居委会、261个村委会,3122个村民小组。面积2691平方公里,人口63.69万。

2004年10月,丰顺县撤销5个镇:附城、东联镇并入汤坑镇,茶背、东阝留镇并入阝留隍镇,径门镇并入大龙华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丰顺县辖16个镇(汤坑、丰良、潘田、黄金、潭江、留隍、汤南、汤西、埔寨、建桥、龙岗、小胜、北斗、砂田、大龙华、八乡山)。

相关参考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二年(1737),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的历史沿革

丰顺县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二年(1737),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历史沿革

和顺县,春秋时期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战国时期改名为阏与,隶属上党郡。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阏与改名为乐平县,隶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隶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定名为和顺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的历史沿革

和顺县,春秋时期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战国时期改名为阏与,隶属上党郡。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阏与改名为乐平县,隶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隶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定名为和顺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历史沿革

泰顺于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明代宗赐名“泰顺”,意为“国泰民安,人心归顺”。泰顺历史上一直归温州治。明景泰三年(1452),朝廷派兵镇压了浙闽边境邓茂七、叶宗留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遂析瑞安县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历史沿革

泰顺于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明代宗赐名“泰顺”,意为“国泰民安,人心归顺”。泰顺历史上一直归温州治。明景泰三年(1452),朝廷派兵镇压了浙闽边境邓茂七、叶宗留为首的农民起义队伍,遂析瑞安县

丰顺县(Fengshu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6.1°,北纬23.7°,在广东省东部。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阳县之丰顺镇置县,有丰溪水。县因镇名,镇因水名,取意吉祥。

丰顺县(Fengshun Xian)的由来

位于东经116.1°,北纬23.7°,在广东省东部。清乾隆三年(1738年)以海阳县之丰顺镇置县,有丰溪水。县因镇名,镇因水名,取意吉祥。

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的历史沿革

南朝齐(479~502),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平远县全部及丰顺县一部分。南汉乾和三年(945)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因避赵匡胤祖父

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县区的历史沿革

南朝齐(479~502),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置程乡县,辖境包括今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平远县全部及丰顺县一部分。南汉乾和三年(945)于程乡置敬州仅领程乡一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因避赵匡胤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