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永和
篇首语: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庆江北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重庆江北区的历史沿革
江北区境,殷周时为巴国地。秦汉至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属巴郡之江州县地域,永和三年(347)年起属楚州巴郡枳县。《华阳国志》记载: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柑橘宫,今北府城是也。
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末,改江州县为垫江县,为垫江县属地。北周武成三年(561年)起,区境为巴县所属。
隋、唐、宋、元,属巴县。
明代,为重庆府巴县之江北里、江北镇。
清朝,乾隆十九年(1745年)为重庆府江北厅。
民国,1913年改为江北县;1933年初,划入重庆市;1939年5月,县政府迁至两路镇;抗战时,区境设有第九、第十、第十六区等三个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第九、第十区合并为重庆市第二区,第十六区改为重庆市第七区;1952年,第七区划入第二区;1955年10月,第二区更名为重庆市江北区。
相关参考
清初,境内有座崇德庙,堂前有石马两匹。传说左边石马,夜间过河偷食禾苗,被人打断一条腿,“石马活了”的传说广为流传。世人取“活”的谐音“河”,名石马河。1940年置石马河镇,1956年建乡,1958年为
清初,境内有座崇德庙,堂前有石马两匹。传说左边石马,夜间过河偷食禾苗,被人打断一条腿,“石马活了”的传说广为流传。世人取“活”的谐音“河”,名石马河。1940年置石马河镇,1956年建乡,1958年为
渝北区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即有土著居民在境内居住,县境在周代属巴国,秦汉至西晋属巴郡江州县。东晋时,属枳县。南北朝时期,并入巴县。隋唐,属渝州。宋代,先后属渝州、恭州、重庆府。明代,为巴县江北
渝北区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即有土著居民在境内居住,县境在周代属巴国,秦汉至西晋属巴郡江州县。东晋时,属枳县。南北朝时期,并入巴县。隋唐,属渝州。宋代,先后属渝州、恭州、重庆府。明代,为巴县江北
1929年建龙兴镇,1939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1993年普福乡并入。1997年,辖粉壁、石塔、高塔、高寨、白阳、壁山、岚垭、西山、东角、石香、白桥、银桥、石溪
1929年建龙兴镇,1939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1993年普福乡并入。1997年,辖粉壁、石塔、高塔、高寨、白阳、壁山、岚垭、西山、东角、石香、白桥、银桥、石溪
大竹林街道1939年从龙马乡析出置大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大竹林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五云、青堡、大云、黑沟、沙堡、大路、石梁桥、石板滩8
大竹林街道1939年从龙马乡析出置大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大竹林乡,1993年建镇。1997年,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五云、青堡、大云、黑沟、沙堡、大路、石梁桥、石板滩8
清乾隆初建李家场,地址设太平场,后因地方狭小迁礼嘉村7社。隶属江北厅礼里。民国2年(1913)江北厅更名江北县,仍设仁、义、礼3个里,李家场仍隶属礼里。民国5年(1916)因李家场属江北县礼里,又因地
清乾隆初建李家场,地址设太平场,后因地方狭小迁礼嘉村7社。隶属江北厅礼里。民国2年(1913)江北厅更名江北县,仍设仁、义、礼3个里,李家场仍隶属礼里。民国5年(1916)因李家场属江北县礼里,又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