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民国
篇首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庆市永川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重庆市永川区的历史沿革
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朝以前是江州县属地。唐朝,大历十一年(776年),分璧山县地置县,隶属于昌州。
北宋时,永川县属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永川县隶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南宋时,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废,永川县辖地并入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永川县并入大足县。
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永川县,属重庆路。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元年(1912年)3月渝川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民国2年(1913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民国3年(1914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民国18年(1929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1935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民国30年(1941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1952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国函字26号】批复撤销永川地区行政公署。将原永川地区的永川、江津、合川、璧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划归重庆市管辖。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号】批复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县级),以原永川县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市的行政区域。
2006年10月22日,国函[2006]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相关参考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江津县,置万春县(武德五年,更名万寿县)。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县,更名为汉东乡。明代,汉东乡更名“思善乡”(清初,更名为思善里)。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分江津县,置万春县(武德五年,更名万寿县)。北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县,更名为汉东乡。明代,汉东乡更名“思善乡”(清初,更名为思善里)。清朝,康熙三十三年(16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宽绰(chuò)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合院建筑的代表。它院落宽绰(chuò)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为巴国属地。秦朝,灭巴置垫江县,铜梁为垫江属地。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420年),分设东宕渠郡,垫江改名宕渠,铜梁为宕渠县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郡为垫江,置合州,改县为石
江津,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南北朝之前都是江州县属地。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县,为江州县。西魏(553-557年)改为江阳县,兼置七门郡,县治在今江津顺江;北周孝文帝
春秋战国时期,铜梁为巴国属地。秦朝,灭巴置垫江县,铜梁为垫江属地。南北朝时期,宋永初元年(420年),分设东宕渠郡,垫江改名宕渠,铜梁为宕渠县境。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郡为垫江,置合州,改县为石
江津,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南北朝之前都是江州县属地。南北朝时期,南齐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县,为江州县。西魏(553-557年)改为江阳县,兼置七门郡,县治在今江津顺江;北周孝文帝
璧山,春秋战国时,区境为巴国地。东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区境为江州县属地。秦汉、魏晋南北朝,循周朝制。隋朝,璧山区境为巴、江津二县地。唐朝,
璧山,春秋战国时,区境为巴国地。东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区境为江州县属地。秦汉、魏晋南北朝,循周朝制。隋朝,璧山区境为巴、江津二县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