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历史沿革
Posted 街道
篇首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历史沿革
广州市荔湾区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
(一)原荔湾区
2000年,荔湾区辖12个街道。总人口474830人,各街道人口:金花街道49803、岭南街道34699、南源街道55749、彩虹街道44911、多宝街道37035、龙津街道39517、西村街道39129、站前街道33771、沙面街道4456、逢源街道54029、昌华街道33327、华林街道4840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如今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荔湾区辖13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
2004年,荔湾区辖13个街道:
沙面街道:辖翠洲、鹅潭2个社区。
岭南街道:辖扬仁东、扬仁西、故衣街、十三行、冼基、沙基、清华、清平、和平、联庆10个社区。
华林街道:辖光复、德星、荔广、寺前、鸿昌、彩园、兴贤、曾巷、连登、下九、怀远、福安、河傍、湛露14个社区。
多宝街道:辖恒宝、莲塘、泰华、吉祥坊、丛桂、黄沙、宝源、新风、至宝、恩宁、谊园、天佑12个社区。
昌华街道:辖荔湖、如意坊、逢庆、昌华苑、涌边、西关大屋、泮塘7个社区。
逢源街道:辖惠城、泰兴、源胜、华贵、何家祠、耀华、厚福、马基涌、隆城、富力东、富力西、公寿里、梁家祠、逢源北14个社区。
龙津街道:辖人民中、六甫、三元坊、龙津东、长寿、华福、洞神坊、洪寿、锦龙、都堂、龙翔11个社区。
金花街道:辖三甫、桃源、锦绣、和安、蟠虬、吉祥、隆庆、龙源、世纪、陈家祠、小梅、林苑12个社区。
彩虹街道:辖荔溪、幸福、环彩、冼家庄、荔景、中兴、西园、周门、党恩、宝石、园中园11个社区。
南源街道:辖西场、和平南、南岸、风雨亭、源溪、环翠园、和平新村、电业、青年、西焦、澳口、塘前新、荔港南湾13个社区。
西村街道:辖西湾、大岗元、长乐、西湾东、广雅、环市西苑、增埗、协和8个社区。
站前街道:辖站西、克山、西站、陈岗、流花、侨苑6个社区。
桥中街道:辖东海、坦尾、河沙、恒海、颐和、长安6个社区。
(二)原芳村区
芳村原是一片古海。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芳村地区属南海郡。
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芳村分属番禺县、南海县管理。
民国26年(1937年),芳村陆续划归广州市。
195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加强市郊农村领导,在东南郊建立新滘区,北郊建立白云区,南郊建立芳村区,芳村开始成为区一级行政单位。
1954年,中共广州市委撤消芳村区建制,原芳村区农业口并入新滘区,居民划入河南区(今海珠区)。
1957年,市政府决定,将白云、黄埔、新滘(含芳村)三个区,合并成为广州市郊区。
1958年,原属南海县的海南、海北、海中、龙溪、增滘、五眼桥及沙贝、横沙等地划归广州市,郊区进一步扩大。同年,郊区成立了鹤洞、新滘、黄埔、沙河、三元里、石井、江村、石龙、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罗岗、九佛等十四个农村人民公社。原南海县之海龙围及五眼桥等地归鹤洞人民公社管辖,芳村地区由芳村镇及鹤洞人民公社两部分组成。
1960年,市政府成立芳村城市人民公社。后改芳村区,成立“芳村区人民政府”,实行区一级行政体制,但1962年又合并划归回广州市郊区。
1984年,芳村地区成立鹤洞区公所,后又改为“东漖镇人民政府”。芳村地区划分为城镇、农村两部分。
1985年,因市区发展,政府把广州市划分为八个区,即:越秀、东山、荔湾、海珠、白云、黄埔、天河、芳村。
2005年5月起,将其与旧荔湾区合并,“芳村区”行政区划取消。
(三)现荔湾区
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
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荔湾区辖22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
相关参考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
龙湾历史悠久,古属瓯越、东瓯。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居住,过着渔猎和原始的农业生活。春秋战国时期,龙湾成为越国辖地。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北方处于战乱之中,这一带却比较平静安定。唐宋以来
“永嘉沙场东垫于海,土不能堤。”古来难御洪?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247075.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
“永嘉沙场东垫于海,土不能堤。”古来难御洪?a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2/247075.html'target='_blank'style='color
荃湾古称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在清初的时候,荃湾称为荃湾约;後来又称全湾约(简称全湾),至于何时被称作荃湾则不可考了。据战前考古学的发现,荃湾区早在年前便有人居住,考古学家所发现的遗物与李
荃湾古称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在清初的时候,荃湾称为荃湾约;後来又称全湾约(简称全湾),至于何时被称作荃湾则不可考了。据战前考古学的发现,荃湾区早在年前便有人居住,考古学家所发现的遗物与李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中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
海勃湾区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时期为白翟(即猃狁之族)牧地。战国时期属林胡牧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后,将中国分为三十六郡,海勃湾区隶北地郡。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海勃湾
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5
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番禺划地设置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清袭明制,从化县隶属广州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8年,从化县隶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5